成語《面面相覷》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面面相覷:miàn miàn xiāng qù
詞源: 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十一回:“此時人困馬乏, 大家面面相覷。”
詞由: 曹操與呂布戰于濮陽。一天黃昏時, 曹操率兵襲擊, 殺了呂布的西寨。不久,呂布派出的援軍便到了, 同曹軍混戰了一陣。將到天明,呂布親自引軍來戰。曹操勢單, 只得后退, 又被呂布部將圍住。曹操左沖右突,但箭如驟雨,無法前進,急得曹操大叫:“誰人救我!”叫聲剛落, 典韋飛馬趕來, 他跳下馬來,插住兩戟, 取短戟數十枝在手, 冒箭而行。當呂布的數十個騎兵追來, 離典韋五步遠時, 典韋飛戟刺殺, 一戟一人一馬, 無一虛發, 立刻殺死十多人, 其余的嚇得四散而逃。典韋又飛身上馬, 殺散敵軍,方救出曹操。他們正想尋路歸寨,忽聽背后喊聲大作, 呂布驟馬提戟趕來。曹軍人困馬乏, 大家面面相覷。正慌亂時, 夏侯惇引兵來到,截住呂布大戰。
詞義: 你看我, 我看你,互相對看,: 看。表示因驚懼而束手無策。
書證: 明·施耐庵《水滸傳》第三十一回:“兩個人進樓中, 見三個尸首橫在血泊里, 驚得面面相覷, 做聲不得。”明·馮夢龍 《醒言恒言·蔡瑞虹忍辱報仇》:“三個人面面相覷,卻似魚膠粘口, 一字難開。”鄭振鐸《桂公塘》 十六: “金應們也都醒了來, 面面相覷, 個個人都驚嚇得沒有人色。”
上一篇:成語《面壁功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飛蛾投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