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觥籌交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觥籌交錯:gōng chóu jiāo cuò
詞源: 宋·歐陽修《醉翁亭記》:“射者中, 奕者勝, 觥籌交錯, 坐起而喧嘩者, 眾賓歡也。”
詞由: 宋仁宗慶歷五年(公元104。年), 歐陽修謫居滁州 (今安徽滁縣),縱情于山水間。慶歷六年, 他寫了一篇著名的散文叫《醉翁亭記》。此文的情調恬談閑適。無論是寫景還是記游, 使人們感到的是山間景色的優美和人們宴游的快樂,而這種樂趣又是在醉中領略到的。文中有一段是這樣描寫宴客們宴游時的歡樂情景的: “宴會喝酒的歡樂, 不是因為有娓娓動聽的弦樂和管樂, 大家在玩著投壺和下棋的游戲。投壺投中了, 下棋下贏了, 就罰輸者的酒, 于是乎觥籌交錯, 大伙兒有站的,有坐著的,嘻嘻哈哈,吵吵鬧鬧: 客人們玩得就是這樣的興高采烈。”
詞義: 酒器和酒籌交互錯雜。觥:一種古酒器; 籌: 行酒令的碼子。形容相聚宴飲的歡樂。
書證: 明·施耐庵《水滸全傳》第七十一回:“堂前兩邊篩鑼擊鼓, 大吹大擂, 語笑喧嘩, 觥籌交錯, 眾頭領開懷痛飲。”清·吳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十七回:“余大先生抬頭看尊經閣上繡衣朱履,觥籌交錯。”
上一篇:成語《見利忘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誡惶誠恐》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