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烹龍炮鳳》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烹龍炮鳳:pēng lóng páo fèng
詞源:唐·李賀《將進酒》詩:“琉璃鐘,琥珀濃,小槽酒滴真珠紅。烹龍炮鳳玉脂泣,羅幃繡幕圍香風。”詞由:唐元和六年至元和八年(公元811年——813年),李賀在京城長安任奉禮郎。因父名晉肅,“晉”與“進”同音,不得舉進士,就退居家鄉。這意外的打擊,使年青的李賀由滿懷希望轉變為滿腔哀憤。自此而后,懷才不遇的李賀就常常以酒消愁,或借酒抒發內心的極度苦悶。如在《將進酒》里,他極寫筵宴的華貴豐盛:用的杯子是“琉璃鐘”,喝的酒是“琥珀濃”,是小槽精制的“真珠紅”;廚房的肴饌是“烹龍炮鳳”,宴庭的陳設是“羅幃繡幕”。宴會上,笛聲悠揚,鼓聲點點,歌聲清脆,舞姿翩翩。作者竭力描寫宴席的瑰麗、熱烈,正襯托出自己消極悲觀的內心世界。
詞義:煮龍肉燒鳳肉。烹:煮。炮:燒。龍、鳳:借指珍奇食品。形容酒菜極為豐盛、珍貴。亦作“炮龍烹鳳。”
書證:元·戴善夫《風光好》第一折:“座上若無油木梳,烹龍炮風總成虛。”明·劉若愚《酌中志·內府衙門職掌》: “有所謂炮鳳烹龍者, 鳳乃雌雉, 龍則宰白馬代之耳。”
上一篇:成語《潛移默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愛屋及烏》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