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操刀傷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操刀傷錦:cāo dāo shāng jǐn
詞源: 《左傳·襄公三十一年》:“子產曰:‘不可。人之愛人,求利之也。今吾子愛人則以政,猶未能操刀而使割也,其傷實多。子之愛人,傷之而已,其誰敢求愛于子?子于鄭國,棟也。棟折榱崩,僑將厭焉,敢不盡言。子有美錦,不使人學制焉。大官大邑,身之所庇也,而使學者制焉。其為美錦不亦多乎?僑聞學而后入政,未聞以政學者也。若果行此,必有所害。’”
詞由:公元前542年,鄭國的大夫子皮要授尹何以政事,說是學著干將來就能辦事了。子產不同意他這樣做,說:“你這樣做,就好象是要求一個還沒有學會操刀的人,就叫他去干宰割一樣,對事有害而無利。你是鄭國的棟梁啊。棟梁一斷,椽子也必定崩裂,我的壓力就大了。所以我不能不把要說的話說出來。你如果有美麗的錦緞,是不會拿出來讓別人學裁剪的。可是大官大邑,是我們鄭國賴以存在的基石,你卻讓尹何去學著干,這不是替美錦著想,超過采邑了嗎?”
詞義:拿起刀來把精美的綢緞裁剪壞了。錦:有彩色花紋的絲織物。比喻面對大事而不熟悉情況,必然把事情辦糟。亦作“操刀割錦。”
書證:《北史·咸陽王禧傳》:“夫未能操刀而使割錦,非傷錦之尤,實授刀之責。”北朝·后魏·溻子升《西河王謝太尉表》:“常恐操轡傾輪,操刀傷錦。”
上一篇:成語《措手不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操刀必割》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