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招搖過市》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招搖過市:zhāo yáo guò shì
詞源:《史記·孔子世家》:“居衛月余,靈公與夫人同車,宦者雍渠參乘,出,使孔子為次乘,招搖市過之。”
詞由:春秋時,衛國衛靈公的夫人南子把持政權。有一次,孔子周游列國到了衛國。南子要魯國知名人物孔子去見她。出于禮節,孔子去了。南子在薄薄的紗帷里面接見他,答禮時她衣服上的佩玉發出叮叮當當的聲響。為了這件事,孔子的門生子路很不高興,認為去見南子這樣輕浮的女人,有失尊嚴。孔子在衛國住了一個多月,有一天,衛靈公和南子同車出游,并讓一個宦官名叫雍渠的陪坐在車的右邊,孔子坐在另一邊,大搖大擺地在街上經過。
詞義:大模大樣地經過鬧市。招搖:張揚、擺出聲勢。形容故意在公開場合炫耀自己,讓人們注意。
書證:明·許自昌《水滸記邂逅》:“你不惜目挑心招,無俟招搖過市。”《晚清文學叢鈔·冷眼觀》第二回: “于夕陽西下, 一個個招搖過市, 問起來不是某督辦的姨太太,就是某尚書的少奶奶。”鄒韜《抗戰以來·“建議”種種》: “在城市中的高貴的太大小姐們……乘著閃亮的流線型汽車, 招搖過市!”
上一篇:成語《披裘負薪》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挾天子以令諸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