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圖窮匕見》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圖窮匕見:tú qióng bǐ xiàn
詞源:《戰國策·燕策三》:“秦王謂軻曰:‘起,取武陽所持圖。”軻既取圖奉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
詞由:戰國末年,荊軻奉燕太子丹的命令同秦舞陽一道去刺殺秦王。他們以獻燕國督亢這個地方的地圖和從秦國逃到燕國的將軍樊于期的頭為名,去見秦王,并把匕首藏在地圖里。他們來到秦國,秦王在咸陽宮接見了他們,荊軻捧著裝有樊于期頭的盒子走在前面,秦舞陽捧著地圖跟在后面。當走到宮殿臺階上的時候,秦舞陽嚇得臉色都變了,禁不住全身顫抖起來。秦王看到這種情況,立刻叫荊軻把地圖拿上去,不準秦舞陽上殿。荊軻把地圖獻給秦王。秦王接過地圖把它展開,展到最后,匕首便顯露出來。于是荊軻左手抓住秦王的衣袖,右手抓起鋒利的匕首直向秦王胸前刺去,但沒有刺中。秦王驚恐萬狀,立即從座位上掙扎起來,衣袖被撕斷,急往別處躲開。荊軻豈肯放松,拿起匕首在后面追趕。后來秦王拔出寶劍與荊軻搏斗,荊軻被砍八劍,當即身亡。秦舞陽和其他跟隨到咸陽的人,也被秦國人殺死了。
詞義:原指戰國時刺客荊軻到了秦王座前,慢慢把卷著的地圖展開,最后露出匕首。圖:地圖;窮:盡;見: “現”。比喻形跡敗露。
書證: 葉圣陶《一個青年》:“不意先生乃蓄別抱, 圖窮匕見, 爰有斯言。”
上一篇:成語《囚首垢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坐山觀虎斗》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