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七擒七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七擒七縱:qī qín qī zòng
詞源:《三國志·蜀志·諸葛亮傳》裴松之注引《漢晉春秋》:“亮笑, 縱使更戰(zhàn)。七縱七禽(擒),而亮猶遣獲。”
詞由: 建興三年春, 蜀漢的諸葛亮率領(lǐng)軍隊到了南方,真是無往不勝, 所向披靡。可是南方夷族的酋長孟獲, 不肯屈服, 常常突然襲擊蜀漢軍隊。諸葛亮心生一計, 把孟獲擒拿過來, 他沒有殺孟獲, 而讓孟獲觀看蜀漢軍隊操練的陣法。看后諸葛亮問孟獲道:“這支軍隊怎么樣?”孟獲不客氣地說:“以前是因為我不了解你們的虛實, 所以失敗了,給你抓獲了。如今我看了陣法,也只不過如此,我以后一定能戰(zhàn)勝你們!”諸葛亮笑了笑,真的把孟獲放了,讓他再來決戰(zhàn)。后來,孟獲又連戰(zhàn)六次,六次都被諸葛亮活捉了,最后一次擒到后,孟獲真心誠意地說:“您諸葛亮丞相真有神威,我們南方人不敢再反抗了!”
詞義:七次捉住,七次放掉。原指諸葛亮七擒七縱孟獲。擒:活捉。縱:放。后比喻運(yùn)用策略,有收有放地控制對方,使之心悅誠服。亦作“七擒孟獲”。
書證:元·無名氏《小尉遲》第一折:“那敬德鞭無虛舉,舉無不中。你便要一沖一撞,登時間早將你七擒七縱。”明。馮夢龍《古今小說·吳保安棄家贖友》:“昔諸葛武侯七擒孟獲,但服其心,不服其力。”
上一篇:成語《一諾千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三戶亡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