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牛山下涕》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牛山下涕:niú shān xià tì
詞源:《晏子春秋·諫上》:“景公游于牛山,北臨其國城而流涕曰:‘若何滂滂去此而死乎?’艾孔、梁丘據(jù)皆從而泣,晏子獨(dú)笑于旁。公刷涕而顧晏子曰:‘寡人今日之游悲,孔與據(jù)皆從寡人而涕泣,子之獨(dú)笑何也?’”
詞由:春秋時(shí)的齊景公,有一次到牛山去游玩。登上牛山,看著齊國的國都,觸動(dòng)了感情,說:假如自己一死,我不是一無所有了嗎?于是就悲哀得流淚了。陪同他游玩的艾孔、梁丘據(jù)聽他這么一說也跟著哭泣了,可是晏子卻一個(gè)人在旁邊笑著。齊景公抹掉眼淚對(duì)晏子說:“我今日游牛山引起悲哀。艾孔、梁丘據(jù)也陪著哭泣,你一個(gè)人卻在笑著,這是為什么呢?”晏子說:“你流淚是不仁之君,他倆跟著流眼淚是諂諛之臣。所以我要笑。”
詞義:齊景公登上牛山,感到終有一死而悲哀得流出眼淚。牛山:在山東淄博市東。比喻因事物的變遷而引起的悲哀,或比喻不知滿足而自尋煩惱。亦作“牛山嘆”、“牛山悲”。
書證:清·顧炎武《齊祭器行》:“牛山下涕何悲苦,歲久光華方出土。”晉·陸機(jī)《齊謳行》:“鄙哉牛山嘆,未及至人情。”唐·李白《君子有所思行》:“無作牛山悲,惻愴淚沾臆。”
上一篇:成語《片言只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獨(dú)占鰲頭》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