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文武之道,一張一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文武之道,一張一弛:wén wǔ zhī dào , yī zhāng yī chí
詞源: 《禮記·雜記下》: “張而不弛, 文武弗能也; 弛而不張, 文武弗為也。一張一弛, 文武之道也。”
詞由: 子貢是孔子的學生。有一次, 子貢去觀看年底群眾的祭祀活動。回來后, 子貢興致勃勃地問老師說:“那些人可高興了, 喝得醉熏熏的, 又是叫, 又是跳, 簡直象發了狂! 我真不明白他們為何如此歡樂?”孔子告訴他說:“其中的道理你是應該知道的, 老百姓終年勞累,難得有這么一天娛樂。如果讓老百姓只干活不休息,即使賢君周文王和周武王也是辦不到的;當然,讓老百姓只休息不勞動,周文王和周武王絕不會那樣做。周文王和周武王治國的根本方法是讓老百姓有勞有逸啊!”子貢聽后情不自禁地說:“周文王、周武王真了不起,他們治國真有方啊!”
詞義:原指周文王、周武王的治國之道是讓老百姓有勞有逸、寬嚴相濟。文、武:指周文王和周武王;張:弓弦張開;弛:弓弦松開。比喻生活或工作應該松緊得當,有節奏地進行。
書證:毛澤東《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談話》:“你們的缺點主要是把弓弦拉得太緊了。拉得太緊,弓弦就會斷。古人說:‘文武之道,一張一弛。’”
上一篇:成語《敬老慈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料事如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