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持平之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持平之論:chí píng zhī lùn
詞源: 《漢書·杜延年傳》:“延年論議持平, 合和朝廷, 皆此類也?!?/p>
詞由: 這是說的漢代杜延年的事。漢昭帝時, 大將軍霍光主持朝政,杜延年是霍光的得力助手。兩人配合得很好, 霍光持刑罰嚴, 延年輔之以寬。有這么一件事: 桑弘羊與燕王謀叛事發, 他的兒子桑遷就逃走了, 逃到了他父親老朋友侯史吳家里。后來桑遷被捕, 侯史吳怎么處治呢? 有人說, 桑遷是坐父謀反而不是自反, 侯史吳應免罪, 有人說, 桑遷知父謀反而不諫爭, 和謀反者差不多, 侯史吳應治罪。其中丞相車千秋不通過霍光就召集許多官員議論侯史吳應得何罪, 這可惹霍光生氣了。大家都說, 這下丞相要倒霉了。杜延年對霍光說: 丞相是漢朝老臣, 不能處以重刑, 否則你會失名于天下的?;艄饴犃硕叛幽甑囊庖?, 沒有處治車千秋。從這件事, 大家都說杜延年是能主持公道的。
詞義: 公正的話。持平:主持公道,不偏不倚。有時也指調和、折中的話。
書證: 宋·陳亮《謝鄭侍郎啟》:“此蓋伏遇判部侍郎以獨見之明, 持甚平之論?!鼻濉だ顚毤巍豆賵霈F形記》第三十四回: “此乃做書人持平之論; 若是一概抹殺, 便不成為恕道了?!?
上一篇:成語《招兵買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指鹿為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