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周妻何肉》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周妻何肉:zhōu qī hé ròu
詞源:《南齊書·周顒傳》:“(周顒)清貧寡欲。終日長蔬食,雖有妻子,獨(dú)處山舍。……時何胤亦精信佛法,無妻妾。太子又問顒:‘卿精進(jìn)何如何胤?’顒曰:“三涂八難,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對曰:‘周妻何肉。’”
詞由:南朝時候,有兩個愛談禪(即佛教)的文人。一個叫周顒(yong),他家里貧困,長年吃的是蔬菜、粗食。盡管他常常獨(dú)自住在山間的小房里悉心研求禪道,但他是娶有妻室的。另一個叫何胤(yin),他沒有要過妻妾,但喜歡吃葷。有一次,南齊太子問周顒道:“你比起何胤來,哪一位研究佛法更精通、有成效些?”周顒回答說:“我們皈依佛門的道路坎坷,因為都有牽累。”太子又問:“有什么牽累?”答道:“一個有妻室,何胤要吃肉啊。”(佛教徒是不允許吃葷娶妻的)
詞義:周顒有妻子,何胤要吃肉。比喻想信奉某一主張、干某一件事,卻又下不了決心。亦作“何肉周妻。”
書證:清·龔自珍《己亥雜詩》:“何肉周妻業(yè)并深,臺宗古轍幸窺尋。”郁達(dá)夫《接語堂自天目禪源寺來書,戲成一絕,欲寄而未果》詩:“遠(yuǎn)得,林公一紙書,為言清絕愛山居。禪房亦有周何累,積習(xí)從知不易途。”
上一篇:成語《周公吐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唇亡齒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