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兩部鼓吹》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兩部鼓吹:liǎng bù gǔ chuī
詞源:《南齊書·孔稚珪傳》:“門庭之內,草菜不剪,中有蛙鳴,或問之曰:‘欲為陳蕃乎?’稚珪笑曰:‘我以此當兩部鼓吹,何必期效仲舉?’”
詞由:南齊時的孔稚珪對世俗的一套, 很覺討厭, 喜愛山水自然。他居住的房子周圍, 不加修飾, 保持自然本色: 長滿了野草, 坑坑洼洼, 高低不平, 經常聽到 蛙的鳴聲。有人問他說:“你是學習陳蕃的做法嗎?”陳蕃, 字仲舉, 后漢人。少年時對住的庭院, 聽任雜草叢生。他這樣做, 寄予一種志向: 要掃除天下的野草、污垢。稚珪面對客人的提問, 笑著說:“蛙的鳴聲別有一番風味, 我把它當作是器樂合奏呢, 為什么要效法陳蕃啊!”
詞義: 兩部器樂合奏。鼓吹: 古代儀仗隊所奏的音樂。一般是指蛙鳴, 也用來形容悠閑自適的自然形成的生活環境。亦作“兩部蛙鳴”、“鳴蛙鼓吹”。
書證: 宋·戴復古《鵲橋仙》:“新荷池沼, 綠槐庭院, 檐外雨聲初斷。喧喧兩部亂蛙鳴, 怎得似, 啼鶯睍睆。”元·馬志遠《青衫淚》第四折:“那廝分不的兩部蛙鳴, 所事村沙。”宋·黃庭堅《次韻黃斌老晚游池亭》之二:“萬竿苦竹旌旗卷,一部蛙鳴鼓吹秋。”
上一篇:成語《東風壓倒西風》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兩面三刀》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