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踔厲風發》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踔厲風發:chuō lì fēng fā
詞源: 唐·韓愈 《柳子厚墓志銘》: “俊杰廉悍, 議論證據今古,出入經史百子, 踔厲風發, 率常屈其座人, 名聲大振, 一時皆慕與之交, 諸公要人, 爭欲令出我門下,交口薦譽之。”
詞由:韓愈在《柳子厚墓志銘》這樣記敘柳宗元的青少年時代:二十一歲就考取進士,顯示了他的才能杰出;二十六歲又以博學宏詞做了集賢殿的正字。擔任正字這一官職,任務就是掌管編校書籍。柳宗元工作得很出色。他才高而有氣節。他在議論中引現今的事和古昔的事作為證據,既對現實問題有切實的見解,又顯示了他對經史百子有深切的研究。因此,他的議論就很有氣勢,有攝取人們注意力的力量。他的名聲就大起來了,很多人都敬慕他而要和交朋友。
詞義:議論起來,不但精神振奮,而且縱橫開合,顯得有氣勢,有攝取人們注意力的力量。踔厲:形容精神振奮;踔:遠;厲:高;風發:象刮風一樣的迅猛,形容氣勢奮發。
書證:魯迅《兩地書》十二:“逐漸的做一點,總不肯休,不至于比‘踔厲風發’無效的?!?
上一篇:成語《跋山涉水》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軒然大波》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