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荊棘銅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荊棘銅駝:jīng jí tóng tuó
詞源:《晉書·索靖傳》:“靖有先識遠(yuǎn)量,知天下將亂,指洛陽宮門銅駝,嘆曰:‘會見汝在荊棘中耳!’”詞由:索靖,字幼安,從小就超越眾人的才智。晉武帝拜他為尚書郎。晉武帝司馬炎可說是晉朝的開國君主,然而憑他的遠(yuǎn)見卓識,認(rèn)為天下將要大亂。他指著洛陽宮門前的銅駝,嘆著氣說:“以后見到你,不是再在這洛陽宮門前,而是要在山野叢生的灌木中了?!惫徊痪帽狈讲孔寰蛿_亂起來,國都東遷,成為東晉。就索靖在世時,也是在戎馬中度過一生。惠帝時平西戎、討趙士倫、伐孫秀。太安末,河間王顒舉兵向洛陽,索靖奉命抵?jǐn)常m大破敵人,他自己也因受傷過重而死去了。
詞義:洛陽宮門前的銅駝到荊棘中去了。銅駝:銅制的駱駝,古代都把它放在宮門之外。后用來形容變動而造成的殘破景象。
書證:宋·陸游《醉題》:“只愁又踏關(guān)河路,荊棘銅駝使我悲。”明·王世貞《嗚鳳記》第六出:“我老臣不能為玉燭光于天,豈忍見銅駝于荊棘?”清·黃遵憲《述聞》:“荊棘銅駝心上淚,觚棱金爵劫余灰?!?
上一篇:成語《舍生取義》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草偃風(fēng)從》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