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燕巢幕上》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燕巢幕上:yàn cháo mù shàng
詞源: 《左傳·襄公二十九年》:“夫子之在此也, 猶燕之巢于幕上。”
詞由: 公元前544年, 吳國新君馀祭即位, 為了與各國通好, 派公子札到各國訪問。在從衛國前往晉國的途中, 公子札在衛國孫文子封邑戚這個地方住宿, 聽到了鐘聲, 說道:“奇怪呀! 我聽說過: 沒有德行的人發動變亂, 必然遭到誅殺。這個人在這個地方得罪國君, 害怕還來不及, 又有什么可歡樂的呢? 這個人在這個地方, 就象燕子在幕布上筑巢。國君(衛獻公)剛死不久,停棺還沒有安葬, 這是可以尋快作樂的嗎?”于是公子札離開了戚地。孫文子聽道這些, 直到死都不再聽琴瑟之音。
詞義: 燕子在帷幕上面筑窩。比喻置身于極危險的境地。亦作“燕巢危幕”。
書證: 南朝·梁·丘遲《與陳伯之書》: “而將軍魚游于沸鼎之中, 燕巢于飛幕之上, 不亦惑乎?”蔡東藩《唐史演義》第五十三回:“譬如燕巢幕上, 怎能久安?”魯迅《兩地書》九五: “不知怎地我忽而記了‘燕巢危幕’的故事, 看到這一大堆人物,不禁為之凄然。”
上一篇:成語《煮豆燃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牛頭阿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