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心如死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心如死灰:xīn rú sǐ huī
詞源:《莊子·齊物論》:“南郭子纂隱幾而坐,仰天而噓,嗒馬似喪其耦。顏成子游立侍子前,曰:‘何居乎?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今之隱幾者,非昔之隱幾者也。’”
詞由:有一個叫做南郭子纂的人,靠著小桌上坐在那里,非常懊喪得很,就好象死掉妻子一樣。這時,顏成、子游站立在他面前,問他說:“你怎么這種樣子啊?遇到極傷心的事,身體當然要消瘦,甚至消瘦得好象干枯的樹木,但精神要振作,心境怎么可以冷得象沒有一點余燼的木灰一樣呢?”子纂說:“你知道我為什么這樣嗎?你只聽到我嘆息的聲音,可你沒有聽到天和地的聲音是不正常的啊!”他的意思是說:天道變了。
詞義:心情不好,沒有一點熱情,就好象是冷卻了的灰燼。死灰:沒有一點熱氣的草木灰。原指心境冷淡,沒有情感,現多用來形容灰心到了極點。
書證:明·施耐庵《水滸傳》第八十五回:“出家人違俗已久,心如死灰,無可效忠,幸勿督過。”巴金《家》二十:“我縱然心如死灰,也難把往事輕易忘記。”
上一篇:成語《心到神知》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心懷叵測》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