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來者可追》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來者可追:lái zhě kě zhuī
詞源: 《論語·微子》:“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曰:,鳳兮! 鳳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諫, 來者猶可追。”
詞由: 孔子為了實現他的政治主張, 求官做, 就周游列國, 希望有一個國家能重用他。可是, 沒有一個諸侯賞識他, 有一次到了楚國,有一個名叫接輿的隱士, 邊唱著歌從孔子身旁走過, 歌這樣唱著:“神鳥啊; 神鳥啊! 你為什么低賤到這種地步了呢? 過去的已過去了, 不可挽救, 但今后的從現在開始, 還是可以補救的。” 鳳鳥是古代傳說中的高貴神鳥, 只有在政治清明的時候才出現; 現在世道不好, 是不應出現的。接輿把孔子比作鳳鳥,既是諷刺, 也有規勸。
詞義: 以后的事,還是可以追救的。可追: 可以補救。通常用作勉勵人的進步之語。
書證: 《史記·孔子世家》:“楚狂接輿歌而過孔子, 曰:‘鳳兮鳳兮, 何德之衰! 往者不可諫兮, 來者猶可追也,’”晉·陶潛《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 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 覺今是而昨非。”
上一篇:成語《李代桃僵》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枉己正人》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