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至大至剛》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至大至剛:zhì dà zhì gāng
詞源:《孟子·公孫丑上》:“敢問何謂浩然之氣?曰:‘難言也。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乎天地之間。’”
詞由:齊國人公孫丑曾經向孟子提出了好幾個問題。其中有一個關于“氣”的理解。孟子說:志,是最尊貴重要的,氣則在其次。志,是氣的前鋒,氣則是充滿全身的。當然,二者常常是緊密聯系而又互相影響著的。還說:“我能夠辨別他人說話的是與非, 還善于養我的浩然盛大的氣。” “究竟什么是浩然之氣呢?”公孫丑進一步問道。孟子又說:“那種氣呢, 最大最剛強, 如果能夠順著養它, 不去妨礙它, 那么就會充滿在天地之間。這種氣, 若是能和義相配合, 和自然的天道相一致, 那么就沒有疑惑、膽怯甚至餓得發慌的時候了。”
詞義: 極其正大而又極其剛強。至: 極、最。剛: 堅強, 剛強。
書證: 朱自清《論氣節》: “他說‘至大至剛’, 說‘養勇’, 都是帶有戰斗性的。”
上一篇:成語《自知之明》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舟水之喻》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