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知人論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知人論世:zhī rén lùn shì
詞源: 《孟子·萬章下》:“以友天下之善士為未足, 又尚論古之人, 頌其詩, 讀其書, 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論其世也, 是尚友也。”
詞由:有一次,孟子對門徒萬章說:行善是沒有止境的。有的人結交了天下有善行的人還不滿足, 還學習歷史上的善人, 誦他們寫的詩,讀他們著的書。但只是死記硬背, 那也學不到什么好東西, 特別是不可能了解他們的言行究竟好在哪里,為什么好。怎么學呢?一定要了解他們所處的社會、時代,同時對照他們詩書里記載的言行,然后細心地琢磨、領會其精華。
詞義:了解歷史上的人物,議論他們所處的世道。知:了解。論:討論、研究。后指品評人物的優劣,議論世事的得失。
書證:清·王昶《湖海詩傳序》:“以詩證史,有裨于知人論世。”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不過倘要研究文學或某一作家,所謂‘知人論世’,那么,足以應用的選本就很難得。”
上一篇:成語《看人眉睫》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磨杵成針》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