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標新立異》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標新立異:biāo xīn lì yì
詞源: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 “支道林在白馬寺中,將馮太常(馮懷)共語,因及《逍遙》,支卓然標新理于二家之表, 立異義于眾賢之外。”
詞由: 有一次, 東晉高僧支道林在白馬寺與馮太常 (馮懷) 閑談。當他們談到《莊子·逍遙游》時, 支道林的見解特別而新鮮,不僅與經學家郭象、向秀的解釋不同, 而且與其它各家的注釋都不同, 頗有點新意。馮太常對支道林的看法表示贊許。
詞義: 提出與眾不同的觀點、見解。標: 揭出, 寫明; 異: 不同的, 特殊的。現也用作為了炫耀自己, 故意另搞一套。還可用來表示敢于打破舊框框, 勇于革新。
書證: 朱自清《鐘明〈嘔心苦唇錄〉序》: “其中典禮集會之詞, 標新立異固不可, 機械陳腐亦不可。”魯迅《且介亭雜文二集·“題未定”草》:“有時也用幾個音譯字, 如 ‘那摩溫’、‘土司’之類, 但這也是向來用慣的話, 并非標新立異, 來表示自己的摩登的。”
上一篇:成語《枕戈待旦》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棲棲遑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