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一字千金》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一字千金:yī zì qiān jīn
詞源:《史記·呂不韋列傳》:“呂不韋乃使其門客人人著所聞,集論以為八覽、六論、十二紀,二十余萬言。以為備天地萬物古今之事,號曰《呂氏春秋》。公布于咸陽市門,懸千金其上,延諸侯游士賓客有能增損一字者予千金。”
詞由:秦莊襄王死后,太子嬴政繼位。嬴政當了秦王以后便任用呂不韋為相國。呂不韋以優厚待遇招募了食客三千人,叫食客們人人動手著書立說。他把食客們著的書匯集起來,取名為《呂氏春秋》。他認為這部書,已把天地間的萬事萬物包攬無遺,因而在咸陽市大門口予以公布。并且貼出告示,懸掛賞錢,如果有人看后能增加或減少一個字的,便賞給一千金。
詞義:增損一字,賞予千金。形容文辭高妙,很有價值。
書證:南朝·梁·鐘榮《詩品》卷上:“文溫以麗,意悲而遠,驚心動魄,可謂幾乎一字千金!”老舍《神拳》第三幕:“我的手筆,不敢說一字千金,大概也差不多!”
上一篇:成語《一決雌雄》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一曝十寒》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