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衣推食》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解衣推食:jiě yī tuī shí
詞源:《史記·淮陰侯列傳》:“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
詞由:楚漢相爭時,漢王劉邦的大將韓信掃平齊地后,自稱齊王。楚王項羽對齊地歸漢心中十分不安,于是派武涉去勸說韓信“反漢與楚連和,以便三分天下王之”,韓信拒絕了項羽建議。韓信對武涉說:“臣事項王官不過郎中,位不過執戟,言不聽,畫不用,故倍楚而歸漢。漢王授我上將軍印,予我數萬眾,解衣衣我,推食食我,言聽計用,故我得以至于此?!覟樾胖x項王!”武涉以此告之。
詞義:把衣服脫給別人穿,把食物讓給別人吃。后用為慷慨施惠之意。書證:明·馮夢龍《東周列國志》第八十四回:“豫讓曰:‘……及事智伯,蒙其解衣推食,以國士相待,吾當以國士報之?!泵鳌|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十回:“解衣推食,此德欲銘肝?!?
上一篇:成語《觀過知仁》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觸目皆是》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