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流芳百世》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流芳百世:liú fāng bǎi shì
詞源:《晉書·桓溫傳》:“既不能流芳百世,不足復(fù)遺臭萬載邪!”
詞由:東晉中期晉明帝的駙馬桓溫,南征北戰(zhàn),立了不小的戰(zhàn)功,官做到大司馬了。他的野心也就滋長起來,利用與皇室的特殊關(guān)系,專權(quán)亂政,不但對陰謀篡權(quán)的王敦表示贊賞,并且行動上也表現(xiàn)出蠢蠢欲動之勢。有一次,他躺著對親信們說:“我為什么不能奪取王位呢?”親信們聽了都十分驚訝,他坐了起來接著說:“一個人的一生,既不能流芳百世,那遺臭萬年也是可以的。”
詞義:好名譽永遠在后世流傳。流;流傳;芳:香,指好名聲;百世:時間極為久遠。
書證·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尤悔》:“桓公臥語曰:‘作此寂寂,將為文景所笑。’既而屈起坐曰: ‘既不能流芳百世,亦不足復(fù)遺臭萬載耶?’”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回:“將軍若扶漢室,乃忠臣也,青史傳名,流芳百世。”
上一篇:成語《流水桃花》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
下一篇:成語《浮家泛宅》什么意思|出處來源|詞義|詞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