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時候,儀式感是必需的
一天晚上,爸爸媽媽因為加班到很晚才下班回家,原本以為特特已經睡著了,爸爸就自己用指紋打開門進入家里。沒想到,特特正坐在沙發(fā)上等著他們呢,看到爸爸回來,特特感到非常焦慮,當即開始哭起來。爸爸不明所以:“特特,你不是在等爸爸媽媽回家嗎?爸爸媽媽現(xiàn)在回來了,你為什么哭呢?”特特喊道:“我要開門,我要開門!”媽媽恍然大悟。原來,爸爸媽媽以往回到家里的時候,都是特特飛奔過去幫忙開門,而這一次特特眼巴巴等著爸爸媽媽回家,幫助爸爸媽媽開門,門卻被爸爸自己打開了。
媽媽趕緊拉著爸爸回到門外,并且把門關上。這個時候,媽媽和往常一樣喊道:“特特,我們回來啦!”特特果然破涕為笑,一邊擦著眼淚,一邊去給爸爸媽媽開門,而且還和之前一樣撲到媽媽的懷里,給了媽媽一個大大的擁抱和甜蜜的親吻。晚上,特特已經睡著了,爸爸納悶地問媽媽:“特特是不是有點兒軸呢?”媽媽說:“他還小,正在秩序敏感期,而且他還追求完美,所以你打破了他對于秩序的完美追求,這種追求在他心里是有強迫傾向的。等他長大一些,漸漸地就會好了。”爸爸由衷地對媽媽豎起大拇指:“不愧是當老師的,簡直就是半個育兒專家!”
對于很多有強迫表現(xiàn)的孩子而言,他們對于秩序、儀式等的追求是非常強烈的。如果生活沒有按照既定的軌跡去運行,或者秩序被打亂,或者儀式感突然消失,他們都會因此而情緒波動。當然,適度的情緒波動并不會給孩子帶來太大的困擾,但是過激的情緒波動卻要引起父母足夠的重視。孩子小時候正處于秩序敏感期,對于情緒表現(xiàn)出偏執(zhí)的特點情有可原,如果隨著不斷地成長,孩子還是墨守成規(guī),而且因為秩序的打亂和儀式感的缺失而表現(xiàn)出歇斯底里的情緒,父母就一定要重視孩子的表現(xiàn),也要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和幫助。
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父母更多地關注孩子的吃喝拉撒,而很少關注孩子的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甚至當孩子出現(xiàn)情緒問題的時候,父母還會覺得孩子是在無理取鬧。殊不知,這一切都不是孩子故意為之,而是他們的強迫傾向在作怪。現(xiàn)實生活中,很多因素都會導致孩子強迫癥爆發(fā),為此父母一定要用心細致地觀察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也要以更合適的方法引導孩子學會接納生活中的很多不完美、不如意,唯有如此,孩子才能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當然,孩子正處于特殊的成長階段,如孩子處于秩序敏感期的時候,父母為了幫助孩子形成秩序,也可以適度配合孩子。等到孩子形成內在的良好秩序,父母再適度引導孩子靈活處理好對于秩序的要求,這才是最重要的。總而言之,孩子的強迫表現(xiàn)并非是很過激的,或者是很嚴重的,父母在日常生活中也不要過于苛刻地要求孩子,而是要給予孩子更大的空間去自由成長、發(fā)展天性。自由自在的人生,才是孩子更需要的,而不要讓孩子被內心的秩序所局限和禁錮,更不要讓孩子因為內心的惶恐而迷失自我,失去內心的坦然從容。
上一篇:有格局的人更大氣
下一篇:有見識,人生少走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