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課
真正的成功是人格的勝利
A要找到天使,先成為天使
進入社會,誰都希望遇到自己的伯樂,遇到隨時會幫助自己的天使。然而,要想與天使為伍,你不能是惡魔,你要先成為天使。
現在很多年輕人崇尚自我表現,初入職場,就拼命把自己的長處呈現于客戶、同事的朋友面前。比如幽默的口才、開朗的性格、淵博的學識、大方的舉止、得體的服飾,力求給人一個良好的印象,擴寬自己的出路,找到自己的天使。事實上,要想找到天使,自己必須先成為天使。如果你自己不是天使,怎么又能夠吸引天使的目光,遭遇自己的伯樂呢?
美國商界奇才鮑羅齊出身貧寒,少年時代擺水果攤為生,后來以經營中國炒面起家,一舉成為資產過億的商場奇才。曾有人問及他的成功秘訣,他的回答令人深思:“贊美你的顧客比贊美你的商品更重要,因為讓你的顧客高興,你就成功了一半。”英國劇作家莎士比亞曾經說:“我們得到的贊美就是我們的工薪。”因此,欣賞你身邊的人,先讓自己成為他們的天使,他們才可能成為你的天使。
丈量你與天使之間的距離
1.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與誰同行
在一個題為“創造財富”的論壇上,發言人給現場聽眾做了這樣一個小測試,他讓每個人拿一張紙,寫下和他們相處時間最長的6個人,也可以是與他們關系最密切的6個朋友,記下他們的月收入,然后算出他們月收入的平均數,這個平均值便能反映被試者個人月收入的多少。結果顯示,被測試者的月收入與那個所得平均值基本差不多。對此,發言人最后有這樣的結論:“一個人有多優秀,看他(她)有誰指點;一個人有多成功,看他(她)有誰相伴;一個人能走多遠,看他(她)與誰同行。”所以初入社會,要找到天使,才能擁有未來。然而,要找到天使,自己要先成為天使。要學會丈量你與天使之間的距離,才能夠不斷像天使靠近。
2.提升自己的能力,進入更好的圈子
初入社會,必須不斷地提升自己的能力,你自己成為天使了,別的天使才會來找你。因此,如果你想擁有優秀的朋友,那就先讓自己變得優秀起來;想擁有有能力的朋友,你就先提升自己的能力;想擁有道德高尚的朋友,自己先做一番苦修吧。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進入更好的圈子。
天使的朋友是天使
a.印刻效應
中國有句老化,好人和好人扎堆,壞人與壞人湊對。德國行為學家海因羅特在實驗中發現這樣一個有趣的現象:剛剛破殼的小雞會本能地跟隨在它第一眼看到的自己的母親后面,但假如它第一眼看到的不是自己的母親,而是其他活動物體,它也會自動地跟隨其后。更重要的是,這只小雞一旦形成對某一物體的跟隨反應,它就不可能再形成對其他物體的跟隨反應了。這就是“印刻效應”。“印刻效應”在人類的世界里其實也并不少見。一個人如果固定在一個生活圈子,時間久了,他漸漸在潛意識里就排斥其他圈子了,而且他的生活方式、習慣、品位也漸漸趨于和這個圈子同步。所以,進入社會之后,要立志要成為道德高尚之人,只有自己成為天使,才能接觸到許多同類的人。
b.圈子預示未來
同酗酒、賭博的人終日廝混,你的進取心也慢慢被消磨;與投機鉆營的人在一起,你不會踏實;經常與滿腹牢騷的人對話,你也會變得愛發牢騷;與唯利是圖、見利忘義之輩為伴,你的心也會慢慢染上銅臭。如果你的朋友都是積極向上的,你的心也會受到鼓舞,你就可能成為積極向上的人;倘若你希望更好的話,你的朋友一定要比你更優秀,因為你會從他們那里得到成功的經驗,他們還有可能把你帶到更高更廣闊的領域,你的人生也許由此不同。
B投資自己,回報一生
有一位叫穆勒的牧師,他給孩子們講完故事后,鄭重地向孩子們承諾:如果有誰可以把《圣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內容全部背出來,他就邀請誰去西雅圖的“宇宙針”高塔餐廳,參加免費聚餐會。
《圣經·馬太福音》中第五章到第七章的全部,即穆勒要求背的這部分,內容有幾萬字,而且并不押韻,要背誦全文有很大難度。要全部背下來,難度就更大了。
雖然很多孩子都想去參加免費聚餐,但是他們大部分都只是淺嘗輒止,輕易便放棄了努力。
幾天后,一個ll歲的小男孩,胸有成竹地站在穆勒牧師面前,他從頭到尾按要求一字不拉地背了下來,沒有出一點差錯,到了最后,簡直是在朗誦了。
穆勒牧師面對男孩那驚人的記憶力贊嘆不已,忍不住好奇地問:“你是怎樣背下這么長的文字的?”
男孩毫不遲疑地回答:“我竭盡全力。”
十六年過去,這個男孩已是世界著名軟件公司的老板,他便是比爾·蓋茨。
比爾·蓋茨之所以成功,也許跟他這份不同尋常的認真勁兒,以及做任何事情都全力以赴是分不開的。
精益求精,打造自己
1.做到100%,才是真正的成功
如果領導把重要的工作交付給你,那說明他對你非常信任。在工作中,只有100%完成任務,才算真正的合格,才是真正的成功。
2.投資自己,竭盡全力
真正聰明的人,從不會抱自己做的工作多,自己的人生不順利。進入社會,每一份努力都是為自己投資,投資自己的結果,就是一生的回報。不要說自己付出了多少,像比爾·蓋茨一樣努力吧,投資自己,將會得到一生的回報。
投資自己,日積月累
有一位世界著名的保險推銷大師,在即將告別自己的職業生涯之際,開了一個告別大會,邀請了保險界的數千位精英前來參加。當許多人問起他推銷的秘訣時,大師微笑著不予回答。這時,全場的燈光暗淡下來,只有一柱光線,打向舞臺的中心。從后臺走出四名彪形大漢,他們抬上來一個大鐵架子,鐵架子上,懸掛著一只大鐵球。在場的人都覺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只見那位保險推銷大師走近鐵架,用一把小錘子,輕輕地敲了一下鐵球,鐵球當然沒有動。隔了幾秒種,保險推銷大師又敲了一下,鐵球還是沒有動。接下來,推銷大師每隔五秒就敲一下鐵球,持續不斷,然而鐵球始終沒動。臺下的人群開始騷動,大家都覺得大師真的是老糊涂了。有些人陸續離場,然而大師卻還是一言不發,靜靜地敲打著碩大的鐵球。臺下的人越走越多,最初的幾千人,漸漸變成了幾百人。然而,奇跡發生了!大鐵球竟然在大師持續不斷的敲擊下,開始慢慢地晃動了!50分鐘以后,誰也不能阻止鐵球的大幅搖晃了!最后,大師笑著對臺下剩余的幾百名觀眾說,“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去做,以這種持久的毅力,每天進步一點點,最終,當成功來臨的時候,擋都擋不住。”羅馬不是一天建成的,量變終會引起質變,投資自己,日積月累,終會成功。
上一篇:用自己的雙手去取得成功,實際上并不困難
下一篇:確定屬于自己的社會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