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課
增強你的人脈競爭力
“一個人能否成功,并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人是誰。”在美國流行的這句話,道出了“人脈,是一個人通往財富和成功的入場券”,也讓我們知道了提升自己的人脈競爭力的重要性。
可能一些人覺得,只有保險、業務員、記者等相關行業,才會有人脈競爭力的需求,認為人脈資源是他們吃飯的法寶和資產,但實際上,不管是科技、證券或金融行業,還是涉及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人脈競爭力都顯得越來越重要。
那我們應當如何提升自己的人脈競爭力呢?
A投資“六度空間”
看著騰訊朋友網中一度人脈和二度人脈的說法,很多人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尹桐很明白,那是自己人脈廣度的象征。從這個細節可以看出,尹桐對于人脈重要性的認可與看重。
尹桐深知,如果僅靠自己所認識的那些屈指可數的朋友,很難建立自己廣闊的人脈關系網絡。于是,朋友的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的朋友都成為了他吸收人脈的重要渠道。
其實,尹桐也并不是一開始就明白這個道理,而是經過了一番波折才“醉過方知酒濃”的。
前年的這個時候,尹桐在一家網絡公司當一名程序員,在一次同事聚會中,他認識了幾位同事的朋友,他只是隨意的寒暄幾句,并沒有深入交談,之后更沒有找機會和他們結識。
幾天之后,尹桐就遇到一個棘手的問題,需要那位同事朋友的幫忙,可人家又和他不熟,怎么可能幫他呢?尹桐很后悔當初沒有好好地和這位朋友結交,喪失了一次幫助自己的機會。
此后,尹桐開始注意這個問題,對于朋友與同事的朋友也真心誠意地去結交,這些二度甚至三度人脈為他以后的工作和生活帶來了很大方面與幫助。
六度空間面面觀
1.如何建立人脈鏈條
當我們遇到麻煩的時候,常常需要幫助,可身邊的朋友往往束手無策,只得再求助于他們身邊的朋友,如此到第二、三、四甚至第五、六個人,如果我們能在此之前把握住這條人脈鏈條,此時就能得到真正有效的幫助。
2.如何向人脈鏈條求助
在人脈鏈條中,求助的過程有兩種情況。一是,我們需要和最后一個人直接對話;二是,我們無需和最后一個人直接對話,而是層層返回。對于前者,信任度問題尤其突出,需要我們確保鏈條上的每一個節點的人脈關系足夠強。對于后者,需要我們找對人,避免這個人脈鏈條斷裂。
3.充分挖掘六度空間。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會認識很多各種各樣的人,這些人有的對我極其重要,有的對我們無足輕重,但我們常常難于判斷重要與否,況且有時候這些人此時不重要,彼時就可以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不管如何,我們不能厚此薄彼,應該充分挖掘這些人脈資源。父母親屬這類生而固有的聯系,地理位置接近發展出來的朋友,共同學習生活而發展出來的同學、同事關系等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人脈的六度空間。
六度空間理論概述
“六度空間”理論又稱作六度分隔(Six Degrees of Separation)理論。1967年,哈佛大學的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蘭姆(Stanley Milgram,1933-1984)想要描繪一個連結人與社區的人際關系網,做了一次連鎖信實驗,結果發現了“六度分隔”現象。所謂“六度分隔”,用最簡單的話描述就是:“你和任何一個陌生人之間所間隔的人不會超過六個,也就是說,最多通過六個人你就能夠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
“六度分隔”說明了社會中普遍存在的“弱紐帶”,但是卻發揮著非常強大的作用。有很多人在找工作時會體會到這種弱紐帶的效果。通過弱紐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變得非常“相近”。
B不斷提升自我,增加個人魅力
很多人對于人脈競爭力的重要性并沒有深刻的認識,平常也不愿花過多的時間在上面,可往往到了關鍵時刻,才發覺自己的人脈資源少得可憐,難于服務于自己。對此,雷明深有體會。
雷明平常大大咧咧,有什么說什么,從不會見縫插針、見人說人話,而遇到什么事情也總是得過且過、隨意而安,從來不去深思問題的癥結所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他的人脈競爭力。
這種結果經常體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有一天,雷明急著到機場接人,可自己的車卻停在維修廠維修,于是不得不找朋友借車。可問題是由于雷明常常得罪朋友,他們怎么可能借給他呢?可雷明沒有意識到這一點,覺得肯定能夠借到。于是為了節省時間,他來到他所謂的哥們的樓下,打電話借車。結果可想而知,那個哥們說:“不好意思,雷明,我的車被女朋友開走了。”
正當雷明準備轉身再找人的時候,他看到那位哥們的車就停在樹蔭下,雷明渙然大悟。
此后,雷明開始思考自己的一言一行,努力改變自己以往不受歡迎的性格和行為。還好,朋友們都看到了他的努力,現在相處還不錯。
提升自我的兩大訣竅
1.信用是增加魅力的廣告牌
相信很多人都希望自己的朋友能夠說到做到、信守承諾,同樣,朋友們也希望我們能夠將心比心,做到說一不二。信任,是人際關系發展的基石,如何建立一個讓人信任的形象,是提升自我價值,增加個人魅力的基礎。倘若我們所說的話,每次都要打個七折、八折,那么,即使人脈再廣,也很難對自己有真實的幫助。
2.站在別人的立場上思考
不管發生什么矛盾,我們都應當站在對方的立場考慮問題,多想想對方的困難和處境,這樣才能化干戈為玉帛,才能增加自己在別人心中的分量。
被利用也是一種價值
互惠互利是提升人脈競爭力的重要推動力。“引起別人心中的渴望,就可以為自己建立一個人脈大磁場。”人脈的最高境界就是互利,而非單方面的游說。
凡事不要只顧想方設法從對方那里得到利益,而應該思考:我們對別人可以提供什么價值或者什么不同的觀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快速地、高效地獲得利益。“人以眾人遇我,我以眾人報之;人以國士遇我,我以國士報之”這是很多人內心身處的善良與道德決定的,對人一分好,對方自然會泉涌以報。
上一篇:發現自己的優勢,作最擅長的事
下一篇:多看少說多做,看清想好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