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關注擁有的,別總抱怨失去的
佛經中有這樣一個故事:
有一天,佛陀外出云游,路上遇見一位詩人。詩人年輕、有才華、富有、英俊,而且擁有嬌妻愛子,但他總覺得自己不幸福,逢人便抱怨上天對自己不公。
佛陀問他:“你不快樂嗎?我可以幫你嗎?”
詩人回答:“我只缺一樣東西,你能給我嗎?”
“可以?!狈鹜诱f:“無論你要什么,我都可以給你?!?/p>
“是嗎?”詩人盯著佛陀,一字一頓、滿臉懷疑地說:“我要幸福!”
佛陀想了想,自言自語道:“我明白了。”
說完,佛陀施展佛法,把詩人原先擁有的一切全部拿走——毀去他的容貌、奪走他的財產、拿走他的才華,還奪走了他的妻子和孩子的生命。做完之后,佛陀立即離去。
一月后,佛陀再次來到詩人身邊。此時的詩人,已經餓得半死,躺在地上呻吟。佛陀再施佛法,把一切又還給了詩人,然后悄然離去。
半個月后,佛陀再次去看詩人。這一次,詩人摟著妻兒,不停地向佛陀道謝。因為,他已經體會到了什么是幸福。
生活中,我們不正像那位詩人一樣嗎?——對自己身邊所擁有的幸福視而不見,抱怨失去得太多,還苦苦尋覓所謂的幸福與快樂。
其實生活就是這樣,它在無形中就已經給了我們必需的東西,是追逐的目光和抱怨的心理使我們不懂駐足欣賞我們已經擁有的幸福。當一切失去時,才驀然發現它的珍貴。
藝術大師羅丹說過:“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碧幵诋斀裆鐣奈镉麢M流中,每個人的腳步都變得越來越忙碌,很多人的眼光都變得越來越勢利,人們忙著追求,忙著索取,直至失去了沉靜的本能,成為物質的奴隸。人們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卻是萬萬不能的?!闭\然,物質是生活的必需,但是不要忘了,用心感受快樂和幸福,珍惜你現在擁有的而不是抱怨所失去的,這并不會影響你的追求。
抱怨失去的,并不能幫助你把他們重新找回來,相反,在抱怨的時候,你需要把很大一部分的精力放在抱怨上,而這樣你做其他事情的精力就會少了很多,于是你很可能會因為忙于抱怨失去的而失去更多,從而在不經意間陷入一個惡性循環。
有句廣告詞說得好:“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曾經擁有”,其實真的是這樣。一個人一輩子的時間有限,精力有限,如果把這些時間都放在了抱怨失去上,而忽略了自己擁有的,等到想關注那些擁有時,也許他們也已經失去了。所以,各位女性朋友,你應該做的是關注擁有,而不是抱怨失去。
也許有的女性朋友會說,有誰愿意抱怨???你是不了解我的痛苦!確實,生命的苦旅中有無數艱難險阻,甚至讓人難以承受。但是抱怨又能怎樣呢?而且當你看完了下面的故事,相信大多數人都會明白,我們甚至沒有抱怨的資格!
2004年5月的一個晚上,在12000余名聽眾雷鳴般的掌聲中,一位“半身人”用雙掌撐地,一步步地走上了青島天泰體育場的主席臺。
這個半身人來自澳大利亞,名叫約翰·庫緹斯,天生沒有下肢,但是他卻用雙掌走遍了世界上190多個國家和地區,被譽為“世界上最著名的殘疾人演講大師”。此外,他還是全大洋洲的殘疾人網球賽的冠軍,是游泳健將,甚至會用兩只手開汽車。
“大家好!”打過招呼,庫緹斯拿起了桌子上的礦泉水瓶子,邊比劃邊說:“從一出生我就是個悲劇,當時我只有礦泉水瓶這么大,兩腿畸形,醫生斷言我活不過當天,可我活到了現在,35歲的我依然健在,而且經常在世界各地旅行……”
庫緹斯一口氣講了半個小時,其間,觀眾們的掌聲幾乎就沒停過。最后,庫緹斯突然舉起手里的一件東西說:“我非常感謝青島朋友的熱情招待,我住的賓館條件非常好,但有一樣東西讓我不知所措,服務生卻每天都會把它放在我的床頭。”說完,庫緹斯把他說的東西扔向了聽眾席,原來是一雙一次性拖鞋。
聽眾席一片肅靜。
“如果你能穿拖鞋的話,你是幸運的,你是沒資格抱怨的!不是每個人都能夠穿拖鞋的!”庫緹斯大聲說。聽眾席上立即爆發出一連串的喝彩聲,緊接著是長久的掌聲。
正如庫緹斯所說,你要關注你所擁有的,至少你四肢健全,這樣就比庫緹斯幸福很多!
哲人說:“苦海即是天堂,天堂也即苦海”。想想真是如此,有時候我們明明生活在天堂,卻總是覺得自己苦不堪言;而我們意識當中的苦海,卻有很多人生活得不亦樂乎。這一切,其實都源自于我們的心態。
那么現在,讓我們自問一句:和庫緹斯相比,你有沒有資格抱怨?如果沒有,還是及早放棄抱怨,學會珍惜吧!只要拋開那些無謂的煩惱和雜念,學著去適應、去發現、去感受、去改變,你一定會擺脫抱怨的束縛,發掘到幸??鞓返恼嬷B。
上一篇:做成熟的女人,不要抱怨你的家人
下一篇:內方外圓做女人,處世游刃有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