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等待還是放棄,要理性判斷
有人說,學會等待的人往往會有好運氣。欲速則不達,這是一句至理名言。有時候,不要說上帝沒有關注你,是因為你不夠資格進入上帝的法眼,或者說,上帝早已以他的標準,把目光從你的身上輕輕掠過。因為你的“稚嫩”,因為你沒有承受過多磨難的歷練,因此,上帝延遲了對你的恩賜。該來的總會到來,擁有機會時我們全力以赴,沒有機會時我們耐心準備。如果你沒有得到所謂的幸運,不要埋怨生活的不幸,請記住,一切的等待都是值得的,只是機會尚未到來而已。
有兩個從小一起長大的親兄弟,他們決定一起去挖金礦,開始時,他們都抱有堅定的信念——不挖出金子決不放棄。從黎明到黃昏,又從黃昏到黎明,多少個日日夜夜后,他們依然沒有見到金子的光亮。手磨出了血,腳磨出了泡,抱怨和苦悶時常充斥在他們的對話中。所不同的是,哥哥在抱怨幾句,舒緩了情緒后,能夠讓自己更冷靜地思考,隨后繼續挖著夢想中的金子。而弟弟的士氣則越來越低落,腳下的坑顯得很難再往深挖掘一尺。
這天,一個商隊經過,說是山那頭有人挖出了石油。這時弟弟再也按捺不住了,說:“這里哪有什么金子啊,不干了,到山那頭采石油去!”而哥哥卻什么也沒說,繼續埋頭干他的活兒。
幾天之后,可憐的弟弟灰頭土臉地回來了,他并沒發現石油的影子,他的放棄使他又一次兩手空空。當他到達駐地時,已經是深夜兩點,在帳篷微弱的燈光下,似乎有一種異樣的、刺眼的光芒在閃爍。他走進里面一看,哥哥正捧著金子甜甜地酣睡。
哥哥在弟弟不愿意等待時選擇了等待,所以他成功了。很多人都明白,生活就是一次淘金大賽,有時需要一點運氣,但更多的還是要靠自己的選擇。選擇堅持、努力思考、勤奮進取,這些被詮釋了無數遍的成功因素在最為樸實的生活追求中,仍沒有幾個人能夠完全具備。為什么我們如此渴望而卻偏偏不曾擁有?時機未到而已。
但是當我們前方是一條死胡同,是否繼續等待呢?從小,我們就知道這樣一個道理:只有不斷地前進才能獲得成功。其實,生活本來就是起伏不定的,如果你一直向前走,不愿意留給自己一個回旋的空間,那很有可能會鉆進一條死胡同,前方已經沒有路,這樣的情況自然是難以成功的。當前方已經沒有路,那不妨選擇適時放棄吧。
康多莉扎·賴斯出生于1954年11月14日。小時候素有“神童”之譽的她,從小就跟著當小學音樂教師的母親彈鋼琴,4歲時就開了第一場獨奏音樂會。她不但學習成績極其出色,跳了兩次級,而且還把網球和花樣滑冰玩得特別出色。16歲時,賴斯進入丹佛大學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她夢想成為職業鋼琴家。她在音樂方面獨具的天賦和他人難以企及的家學,似乎沒有人能夠輕易地否認,大家都相信過不了幾年她就會成為樂壇翹楚。
可是,出人意料的是她打起了“退堂鼓”,開始了嶄新夢想的破冰之旅。原來在著名的阿斯本音樂節上,她受到了打擊。“我碰到了一些11歲的孩子,他們只看一眼就能演奏那些我要練一年才能彈好的曲子,”她說,“我想我不可能有在卡內基大廳演奏的那一天了。”于是,她開始重新設計自己的未來并發現了新的目標——國際政治。“這一課程撥動了我的心弦,”她說,“這就像戀愛一樣……我無法解釋,但它的確吸引著我。”她從此轉而學習政治學和俄語,并找到了她一生追求的事業。
賴斯并沒有追隨兒時的夢想成為一名鋼琴家,而是在大家都看好的情況下選擇了“放棄”,并開始了嶄新夢想的破冰之旅。她發現自己再堅持下去,難以取得超越別人的成就,所以,她果斷地選擇了放棄,不再固執。在一陣休憩之后,她重新設計了自己的未來,果然,她似乎更適合混跡于政壇。如果不是當初她決然地舍棄,那么現在就會少一個出色的政治家了。
是等待還是放棄,需要年輕人做出理智的判斷。在前進的路上,原則是堅持向前走,哪怕成功沒有及時地降臨,也需要堅持等待,或許,再等一下,成功就會來了。但是,如果前方已經沒有路,則需要及時放棄,因為繼續等待已經沒有任何價值了。
上一篇:無論如何也不要為自己找懈怠的理由
下一篇:機遇轉瞬即逝,別指望它會第二次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