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自己配得上生活賜予你的苦難
常言道,人生之不如意十之八九。每個人都會遭遇人生的挫折和黑暗,甚至是苦難。然而,只要我們的心永不屈服,我們就不會被困難和挫折降服,而是能夠在苦難中鍛煉自己的意志,從而變得更加認真細心、意志堅定。
有一次,拿破侖帶領軍隊與敵人展開戰斗,結果遭到敵人的負隅頑抗,導致節節潰敗,全體將士都狼狽不堪,心中難免變得越來越沮喪絕望。然而,拿破侖對此完全不以為意,他只想戰勝敵人,贏得戰斗。為此,他不顧一切地大吼一聲“沖啊”,以此為號角,激起了全體將士的士氣,使將士們一鼓作氣,奮不顧身,最終扭轉局勢,反敗為贏。
的確,我們每個人都要配得上生活賜予的苦難,人生毫無波瀾,必然是空虛乏味的,也是缺乏含金量的。人生之所以充實,與眾不同,就是因為能夠從苦難和困境中崛起,從而也對人生有了更加深刻的體驗。
亞伯拉罕·林肯在很小的時候就希望能成為一名政治家。
1832年,亞伯拉罕·林肯失業了,這對他的打擊很大。然而,更糟糕的事還在后面,他競選失敗。
接著,林肯開始創業,他開辦了一家企業,可是還不到一年,這家企業倒閉了,在這之后的17年里,林肯都在為償還企業欠下的債務而奔波勞累。
不久之后,林肯又一次參加競選州議員,這次他成功了,在林肯內心深處有了一線希望,他認為自己的生活有了轉機,心想:可能我就可以成功了。
然而,人生的逆境好像永遠沒有結束的那一天。
1835年,亞伯拉罕·林肯與漂亮的未婚妻訂婚了,但離結婚的日子還差幾個月的時候,未婚妻卻不幸去世,林肯備受打擊,幾個月臥床不起,沒過多久,他就患上了精神衰弱癥。1838年,林肯覺得自己身體好了些,他決定競選州議會議長,但是,在這次競選中他又失敗了。但是,再接再厲的精神鼓舞著林肯。
1843年,林肯參加競選美國國會議員,這次他所面臨的依舊是失敗。但是,林肯卻一直沒有放棄,他并沒有說:“要是失敗會怎樣?”
1846年,林肯參加競選國會議員,這次他終于當選了,但兩年任期過去,林肯又一次落選。不過,林肯并沒有服輸。
1854年,他競選參議員,但失敗了,兩年之后他競選美國副總統提名,但是卻被對手打敗,兩年之后他再一次參加競選,但還是失敗了。無數的失敗并沒有讓林肯放棄自己的追求,1860年,亞伯拉罕·林肯當選為美國總統。
當我們不幸被看成“蘑菇”的時候,只是一味地強調自己是“靈芝”并沒有任何作用,對于我們而言,利用環境盡快成長才是最重要的。當自己真的從“蘑菇堆”里脫穎而出的時候,我們的價值就會被人們所認可。雖然,“蘑菇”的成長經歷給我們帶來了壓力和痛苦,但是,這些難忘的經歷卻有可能讓我們贏得成功。哈佛大學的榮譽博士J·K.羅琳就是最典型的例子,她是一位中年女性,在事業最暗淡的時候,她開始拿筆寫作,結果,她寫出了享譽世界的《哈里·波特》。
在人生中總是有著種種的不如意,但是,一個意志堅強的人能夠將逆境變為順境,在挫折中尋找轉機,在逆境中堅定地走了下去,最后獲得成功。相反,有的人缺少生活的歷練,一旦遭遇挫折或身陷逆境,一次輸給了自己,就意味著永遠輸給了自己。
每個人都渴望生活如魚得水,都希望事業獲得成功,但是,上帝不會把這些白白贈予你,只有不畏懼困境,不在苦難中沉淪,成功才是屬于你的,也只有那些能夠戰勝磨難的人才能得到陽光普照的機會。
總之,沒有任何苦難會始終存在。對于我們而言,只要我們堅持不懈、持之以恒,我們終究會戰勝苦難、贏得人生。絕望的人生如同雷雨之前的陰霾,壓得低低的沉沉的。充滿希望的人生,迎難而上的人生,則如同戰斗的號角已經吹響,激勵我們勇往直前。所以,我們必須用積極向上的心態面對人生,這樣才能驅散生命的陰霾,讓我們的人生灑滿陽光和希望。
上一篇:讓心靜下來,放下心中的浮躁
下一篇:讀一切好書,充實自己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