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玄千里拜師
鄭玄是東漢末年的經(jīng)學大師,他自幼勤奮好學,熟讀經(jīng)史。12歲時,他隨母回家,正好趕上臘會,有10多個人在那里歡聚,他們穿著華麗的服裝,高談闊論。鄭玄對此卻非常冷淡,于是,他離開了人群到別處讀書去了。
鄭玄立志求學,多方拜師,不恥下問,研究義理,力求深透。在鄭玄讀書時,他會認真圈點評注,每有所得,他就在書上寫眉批,見解獨到。
鄭玄知道馬融精通經(jīng)史、學識淵博、名重一時。于是,他千里迢迢西入關中,經(jīng)盧植介紹拜馬融為師。馬融有學生四百多人,能夠親自進入課堂聽講的僅有50余人,多是學識水平較高的人。
鄭玄在馬融門下,三年不得相見。馬融派學業(yè)成就優(yōu)異的學生去教鄭玄,鄭玄沒有因為不能親自聆聽馬融的教誨而感到失望,他日以繼夜的發(fā)憤讀書,孜孜不倦,學識大有長進。
有一天,馬融召集許多弟子考論圖緯,遇到許多問題不能解答。他聽說鄭玄善于計算,于是,便在樓上召見鄭玄。鄭玄才思敏捷,回答準確,計算迅速,馬融和他的學生感到很驚奇,對他是贊嘆不止。
這時,鄭玄借此機會,把幾年來在經(jīng)學上的疑難問題全部都提了出來,馬融一一作以解答,令鄭玄頓開茅塞,心里非常高興。解答完畢后,鄭玄就和老師馬融告別返回了山東。
鄭玄雖然家境貧寒,但是仍辦學教書,跟隨他學習的有近千人。當時學習的內(nèi)容是六經(jīng),給六經(jīng)作注釋的人也有很多,他們各持己見,洋洋幾十萬言,但卻往往言不及義,閱讀起來不得要領,無所遵循。
鄭玄綜合諸家所見,“刊改漏失”,刪繁就簡,使“學者略知所歸”,減少學習難度,深受學生歡迎。
鄭玄在經(jīng)學界是很有權威的,他兼修今古文,融匯古今學說,見解超常,注釋翔實。總之,鄭玄為我國文字學、訓詁學及史學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上一篇:造水運渾天儀的一行
下一篇:郭太敬業(yè)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