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音樂會的勃拉姆斯
勃拉姆斯是繼巴赫、貝多芬之后,被人們稱為古典音樂大師“3B”之一。他以對傳統形式的豐富和發展,區別于浪漫主義的創新學派,在歐洲音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勃拉姆斯很幸福,他父親是個音樂家。父親在青年時代是艱苦奮斗過來的,他知道盡量給孩子鋪平道路。當他發現兒子繼承了他的音樂天賦,便悉心愛護,為他聘請優秀的鋼琴老師和作曲老師。勃拉姆斯的媽媽也是個音樂家,經常和兒子一塊兒彈鋼琴二重奏。
勃拉姆斯少年時就開始作曲,給咖啡館的小樂隊編點進行曲和舞曲,有時靠這個賺點錢。他爸爸為了賺錢,常在夏天組織六個人露天演出,勃拉姆斯有時為他們的演出寫點曲子。
20歲是勃拉姆斯生命中的轉折點。這時,他認識了吉卜賽血統的匈牙利小提琴家雷門伊。勃拉姆斯在一些音樂會上為他伴奏,后來還一同旅行演出。
有一次,勃拉姆斯和雷門尼來到漢諾威演出,曲目是貝多芬的《克萊采爾奏鳴曲》,音樂會馬上就要開始了。雷門尼瀟灑地握起琴弓,緩緩步入廳中,鋼琴伴奏者勃拉姆斯悄然試琴以待。
令人驚慌不安的事發生了,鋼琴的音比小提琴的音低了半音。一切都來不及了,臺后的工作人員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他們無望地盯著勃拉姆斯:“怎么辦才好呢?把演奏的時間往后延遲一點,趕快重新調弦?”
這時,勃拉姆斯安然地抬起雙手,在原調的基礎上,升高半音背譜演奏。音樂柔和地進行著,沒有誤差,毫無瑕疵。
當時,歐洲首屈一指的小提琴家約瑟夫·約阿希姆親自聆聽了音樂會的演奏,他深為當時默默無聞的勃拉姆斯的技藝所折服。事后,他把勃拉姆斯介紹給舒曼等成名的大音樂家。勃拉姆斯與舒曼的相識,成為他一生重大的轉折點。
上一篇:擁有非凡天賦的肖邦
下一篇:朱權觸景作《平沙落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