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富貴榮華都是過眼云煙
年輕時,第一次聽到媽媽說(這是她最愛說的一句話,是電影《巴頓將軍》里的一句臺詞):一切富貴榮華都是過眼云煙,覺得十分驚悚、刺激。這刺激是雙重的,第一重:從小所受到的教育都是批判榮華富貴的,它們的價值一點也不褒義,完全是貶義的,是不應當在人生中追求的,是應當批判和鄙夷的。第二重:這東西即使追求到了,也是過眼煙云,最終還是沒有意義,是一場空。
現在,中國社會不再批判這些價值,其原因乃是革命時代的結束,回歸正常理智。金錢、權力和名望從來都是人追求的目標,也是韋伯對社會分層所做的最早的社會學分析的三項主要指標,人們根據在這三個項目上的不同擁有程度被劃分為窮人與富人、有權者與無權者、有名者與無名者;社會亦根據每個人對這三項資源的不同占有程度細分為很多的階層。回歸非革命社會生活的中國人也開始肯定這些價值,不再像我們小時候那樣批判名利思想,開始光明正大理直氣壯地追名逐利,對這些價值孜孜以求起來。
時過境遷,人們全都回歸了古今中外所有人類的共同認識:這些人生價值顯然是應當追求的,完全可以成為褒義的價值,而且無論怎樣批判、否定,它們仍舊是人要追求的東西。我們應當鼓勵人們追求更加高尚的東西,比如美與愛,但是一般人還是會對那些比較低俗的東西(錢權名)孜孜以求的。值得提醒大家的是:這樣的追求正常歸正常,仍舊不可忘記,這些世俗東西都是過眼煙云,不要把它們看得太重了。
上一篇:一個無神論者的靜修
下一篇:與自己的存在裸裎相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