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與注意力
——控制注意力的是人類大腦
一提到孩子的注意力,很多父母都知道注意力對孩子的成長尤其是學習上的重要性,但是他們也會不自覺地皺起眉頭,因為這實在是個太難搞定的問題了。課堂上,孩子總是不能靜下心來好好聽課,他們似乎總是有做不完的小動作,有說不完的話,不是東張西望,就是和同學說說悄悄話,要么玩文具,似乎只要不學習,他們玩什么都可以。
對此,很多家長感到很焦慮,其實,不只是孩子,就連我們成人,都普遍存在注意力缺失的問題,而且,現代社會,隨著網絡的發達、電子設備的普及以及各種社交媒體的廣泛使用,人們的注意力越來越容易被分散,正因為如此,我們更需要從深層次分析注意力問題。
其實,控制注意力的是人類的大腦,因此我們從腦科學的角度來重新認識注意力,這樣才能更科學地幫孩子學會集中注意力。
那么,從腦科學的而角度看,我們的孩子為什么無法集中注意力呢?下面,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分析:
1.當誘惑太多,大腦就會頻繁發出信號
羅伯特·戴斯蒙是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腦神經學家,他在關于這一問題的研究中發現,前額葉皮質區的神經元控制了人類大腦的注意力,當這些神經元一起釋放信號時,就會由于共振而形成信號上下波動,類似于正弦曲線一樣的伽馬波,這時人就可以主動選擇注意力的方向。
我們所說的注意力問題,并不只是注意力分散的問題,而是有兩種表現:
一種就是總是無法集中注意力,做什么都無法專心,這種注意力問題是與大腦額葉外側相關;另外一種就是專心過剩傾向,就是對某種事物太過執著而難以自拔,這種傾向與額葉內側、帶狀回的活動過剩有緊密關系。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注意力不集中,往往是第一種原因——我們提供了太多吸引他前額葉皮質區神經元釋放信號的因素。比如,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們的孩子的視野里總是充斥著各種各樣的玩具和電子產品,另外,電視或者電腦上還經常有動畫片,孩子的注意力也被分散……
正是這些東西讓孩子很輕易地就將注意力從學習知識上轉移開來,針對這種情況,我們就要適當減少對孩子的多余刺激,尤其是在他學習的時候,我們要努力為孩子營造安靜的環境,多為孩子準備一些學習的東西而非玩具,使他的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到學習。再比如,很多孩子注意力難以保持很長時間,其實也情有可原,大腦如果長時間保持興奮,也會感到疲勞。那么我們就不妨幫孩子合理安排時間,讓他的大腦能得到充分的休息。
2.孩子喜歡探索和學習,但不喜歡將興趣變成負擔
孩子對這個世界都是充滿好奇心的,他們喜歡探索和學習,這是他們成長中的快樂,但是一旦這些學習活動變成單純的競爭、追求結果和成績的事情時,原來的探索和學習活動也變得索然無味,全身心投入的內驅力也消耗殆盡,注意力自然也不復存在。
一些教育專家在調查和研究中發現,很多學習樂器的孩子一開始都有興趣,但一旦在歷經考級后,其中80%都再不愿碰樂器,對音樂的興趣也蕩然無存,更別提從音樂中獲得快樂。
3.當父母過于追求速度,孩子的專注時刻就被剝奪
很多孩子感到太累了,因為只要不在學校上課,他們就要被安排上各種興趣班,有奧數、英語、繪畫、游泳、古箏……孩子的時間被安排得滿滿的,家長帶著孩子奔波于各個興趣班中。
由于神經系統在特定的時間內處理的資訊極為有限,處理的事情越多,耗費的精神能量就越多,從而導致意志力疲勞,沒辦法進行深度思考。如果孩子需要在眾多的任務中不停切換,精神能量被瓜分得支離破碎,能不能做到樣樣精通先不說,至少孩子的專注力也被破壞了。
在了解了注意力與大腦的關系之后,我們在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時就不要那么急躁也不要總是訓斥孩子了,而是要尋找科學的方法。
孩子的大腦在不斷地發育成長,我們首先要了解不同年齡段的孩子注意力到底可以集中多長時間。一般來說,孩子集中注意力的時間隨著年齡增長而延長。
1歲以下的孩子注意力的集中時間不超過15秒;1歲半的孩子對感興趣的事物則可以集中注意力5分鐘以上;2歲的孩子集中注意力的平均時間大約為7分鐘;3歲的孩子平均為8分鐘;4歲則為12分鐘;5歲為14分鐘;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一般可以集中注意力20分鐘左右;10~12歲的孩子為25分鐘,12歲以上的則可以達到30分鐘。
根據孩子的注意力發展規律,我們就可以幫助孩子制訂時間計劃表,比如,什么時間學習、什么時間休息都進行合理的安排。制訂計劃表后,我們就提醒和監督孩子認真學習,而到了孩子該休息和玩耍的時候,也鼓勵他進行玩耍和休息。
另外,根據腦科學的研究,在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時,除了要幫他確定哪種事情是需要真正集中注意力的,還要讓他能根據事態的發展及時轉移注意力,以免白白浪費注意力。
總的來說,作為父母,我們不但要對孩子注意力的問題引起重視,更應當從腦科學的角度了解這一問題,這樣,能幫助我們更好地幫助孩子糾正注意力不集中的情況。另外,有些情況下,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很有可能是某些疾病引起,這是一種注意障礙,需要我們及早進行干預和治療,從腦科學的角度認識注意力問題,也能盡早讓我們發現孩子的病癥,并盡早對癥下藥。
上一篇:聯想,讓記憶更強大
下一篇:自己的人生,由自己操縱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