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大的國家比賺錢更重要
猶太人經歷過世界性的大逃亡,所以他們分散在世界各地。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隨著猶太復國運動的興起,流亡世界各地的猶太人紛紛趕到以色列,重建猶太國家。當時世界各地的許多猶太人都歷經千難萬險回到自己的國家。他們回家的經歷也非常曲折。這里講的是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回家的故事。
很早以前,猶太民族世界性大逃亡的時候,有一支逃到了埃塞俄比亞,這些人的后代逐漸也都變成了黑人,但是他們一直沒有忘記自己的身份——猶太人,他們自稱“貝塔以色列”,意為“以色列之家”。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這些猶太人也想回到以色列。
為了讓這些埃塞俄比亞猶太人返回家園,以色列政府同埃塞俄比亞政府談判,希望他們能夠讓這些人回到以色列,但是埃塞俄比亞政府不知什么原因,不肯放行這些猶太人。以色列見此路不通,就采取了迂回的辦法,他們設法打通了同埃塞俄比亞毗鄰的蘇丹的關系,讓猶太人先通過邊境到達蘇丹,然后再由蘇丹返回以色列。
而蘇丹政府當時是敵視以色列的,為了讓其同意以色列接運埃塞俄比亞猶太人,以色列政府采用了贖買的方式。以色列一方面請求美國向蘇丹提供高達數億美元的財政援助,一方面也以差不多3000美元一人的費用,向蘇丹支付了6000萬美元的贖金。這次行動被稱為“摩西行動”,共有1萬多名猶太人被接回以色列。由于行動是在蘇丹政府默許的情況下進行的,所以不能做得過于公開。
在這時候,以色列政府得到了一個真正的猶太商人,比利時的百萬富翁喬治·米特爾曼的大力協助。米特爾曼擁有一家航空公司——跨歐洲航空公司,其飛行員和機組人員因為每年運送蘇丹的穆斯林去麥加朝拜,所以對蘇丹首都喀土穆的機場情況非常熟悉。米特爾曼同意將公司的飛機交由以色列政府自由支配,并對此事保密。
后來,由于運送猶太移民的情報泄露,蘇丹通道被關閉了。這樣從1979年起到1985年上半年為止,共有1萬多名埃塞俄比亞猶太人回到了以色列,另有1萬名仍滯留在埃塞俄比亞。這意味著,以色列政府為每一個由蘇丹返回的猶太人,支付了6000美元。
猶太人為何不惜重金來換人呢?原因就在于他們在千年的流浪中深深體會到了光靠每個人的單槍匹馬無法與其他強大的族群相抗衡的無奈,所以他們意識到,猶太人最需要的是國家。俗話說一個好漢三個幫,要想成就大事業,必須要萬眾一心,這樣才能會贏得別人的尊重,否則他們走到哪都會被認為只是會賺錢的工具。
上一篇:引導是智慧教育的重中之重
下一篇:待人實一點得到的支持就會多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