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其動口抱怨,不如動手改變
英國著名作家奧利弗·哥爾德斯密斯曾說:“與抱怨的嘴唇相比,你的行動是一位更好的布道師?!迸c其抱怨,不如從此刻開始行動。面對生活里的一丁點兒不如意,人們最普遍的習慣是抱怨,不停地抱怨。抱怨父母不理解,抱怨社會太現實,抱怨朋友的欺騙,于是,抱怨成為了一種習慣,然而,那些不如意的事情、懸而未決的事情并沒有得到真正的解決,自己的情緒反而因為抱怨而陷入了惡性循環,這就是抱怨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我們所生活的世界每天都在發生變化,關鍵的是,我們自己給這個世界帶來了什么樣的變化?
對于大多數人來說,每天所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抱怨這樣或那樣,這些情緒會逐漸形成負面的改變。對此,心理學家認為,學會關注他人,尊重他人,為其提供禮貌、周到的服務,則會形成積極的改變。所以,停止抱怨,將這樣一種怨氣轉化為實際行動,從此刻開始改變吧!
王小姐是公司負責企劃案的經理,最近手頭剛剛接了一個企劃案,可是,需要另外一個部門的配合才能有效地執行方案。然而,令王小姐感到苦惱的是,自己的搭檔因為覺得所附加的工作量太大,不愿意去做,還責怪王小姐:“我最近都很忙啊,你還拿這樣的企劃案來找我,真是沒事找事?!蓖跣〗阋欢亲优?,忍不住找同事抱怨:“咱們都是為工作,我們行,她怎么就不行呢?”說著說著,王小姐發現自己的怒火越來越大,甚至于一看見那個部門的員工,心中的火氣就“騰”地一下冒起來了。
不過,抱怨了許久事情還是沒有解決,王小姐意識到,自己需要溝通。她心想:“抱怨畢竟只是發泄,解決不了問題,既然是為了工作,那就是對事不對人,我得找她溝通去。”后來,王小姐找了一個機會把自己的意圖跟工作中的搭檔解釋了一下,對方竟欣然接受了即使加班也要完成工作的要求。工作任務完成之后,王小姐長長舒了一口氣,說道:“如果當初我繼續抱怨下去,就會影響我跟她繼續合作的情緒,工作肯定完成不了??磥?,以后,我得少抱怨,多行動才行吶!”
有時候,我們在工作中會遇到一些人際麻煩,有人的處理方式是跟其他人抱怨,這無疑是制造了一個“三角問題”,自己和工作搭檔有問題,卻和另外一個人去討論這些事情。事實證明,一味地抱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改變事情現狀最有效的方式是行動,而只有行動才能改變事情。所以,請停止抱怨,放棄抱怨,從此刻開始行動吧!
從前,有一位年老的印度大師,在他身邊有一個喜歡抱怨的弟子。有一天,印度大師讓這個弟子去買鹽,等到弟子回來后,大師吩咐這個喜歡抱怨的弟子抓一把鹽放在一杯水中,然后喝了那杯水。弟子按照師傅的吩咐一一做了,大師問道:“味道如何?”呲牙咧嘴的弟子吐了口唾沫,說道:“苦!”大師一句話沒說,又吩咐弟子把剩下的鹽都灑入了附近的一個湖里。聽從師傅的吩咐,弟子將鹽倒進湖里。大師說:“你再嘗嘗湖水?!钡茏佑檬峙趿艘豢诤?,嘗了嘗,大師問道:“什么味道?”弟子回答說:“味道很新鮮。”大師繼續追問:“那你嘗到咸味了嗎?”弟子回答說:“沒有?!?/p>
這時,大師才微微一笑,說道:“其實,生命中的痛苦就像是鹽,不多,也不少,在生活中,我們所遇到的痛苦就這么多,但是,我們體驗到的痛苦卻取決于將它放在多么大的容器里。所以,面對生活中的不如意,不要成為一個杯子,老是抱怨;而要成為湖泊,去包容它,通過實際行動來改變自己的現狀?!钡茏尤粲兴虻攸c點頭。
什么是抱怨呢?有人說這是一種宣泄,一種心理平衡,似乎抱怨可以將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發泄出來。每天,每個人都可能會面對許多不如意的事情,如果只是一時的抱怨,這還可以接受,但是,抱怨久了就會形成習慣,而抱怨的根源是對現實的不滿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上,面對生活中的諸多不如意,我們只有兩個選擇,要么接受,要么改變。
從前,在魏國東門有個姓吳的人,他的獨生兒子死了,可是,他看起來卻一點都不傷心,仍每天早出勞作,快樂自在。有人對此感到不解:“你的愛子死了,永遠也見不著了,難道你一點也不悲傷嗎?”那位姓吳的人卻回答說:“我本來沒有兒子,后來生了兒子,如今兒子死了,不是正和我以前沒有兒子時一樣嗎?每天那些農活依然是我的工作,我又何必去憂傷呢?花費時間去傷心,不如將這樣的精力投入到實際行動中來?!?/p>
阿爾伯特·哈伯德曾說:“如果你犯了一個錯誤,這個世界或許會原諒你,但如果你未做任何行動,這個世界甚至都不會原諒你?!北г?,它只是一種語言而不是行動,當一個人過多地被語言困擾的時候,他會失去行動力。當然,將抱怨轉化為動力,我們還需要擁有廣闊的胸襟,只有看透了抱怨的實質,我們才有可能將怨氣化為動力。
對話自己
抱怨會成為接受事實的一個阻礙,我們總是想到:這件事對我是不公平的,這樣的事情怎么會發生在我的身上呢?我怎么能接受這樣的事情呢?所以,一種強烈的傾訴欲望開始萌發,我要去對別人訴說,以此證明我的無辜和委屈,于是,在我們抱怨的時候,我們已經失去了去改變這件事情的機會。那么,當我們無休止抱怨的時候,有沒有想過比抱怨更好的解決方法呢?
上一篇:不辜負時光,年輕就該努力
下一篇:與其否定別人,不如肯定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