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誰做朋友,讓孩子自己決定
寶媽:我女兒總是和那些調皮搗蛋的孩子在一起,整天東跑西顛,翻墻下水的,和她說應該和小姑娘一起玩,不要總是和這些小男孩在一起,但是她就是不聽。真擔心她將來會變成個“假小子”,這可怎么辦才好呢?
孩子和誰做朋友,應該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因為交朋友是孩子自己的事情。如果家長過分干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的交際能力。因為小孩子之間的感情是很單純的,家長不應該加入過多的成人因素,這樣會影響到孩子的價值觀。家長們應該維護的是孩子之間簡單的關系,幫助他們建立更好的友誼,應該引導他們去怎樣交朋友,而不是決定他們交什么樣的朋友。除此之外,從小就引導和幫助孩子自己決定,可以讓孩子成為一個有主見的人,不會使其隨波逐流。所以,為了更好地愛孩子,就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吧。
蕊蕊三歲了,非常的開朗活潑,小家伙對于朋友也十分熱情,自然就交到了很多的朋友。朋友多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其中也會有一些“壞”朋友,這也是媽媽最擔心的事情。
小區里有很多和蕊蕊年齡差不多的孩子,大家經常見面也就成了朋友。每次下樓的時候,蕊蕊都會找自己認識的朋友玩,見不到他們的時候,蕊蕊就會非常失望。當見到熟悉的朋友的時候,蕊蕊就會非常高興,也不會再黏著媽媽,會掙脫媽媽的懷抱,和小朋友親親抱抱,會和小朋友一起高高興興地玩游戲。
小區里新搬來的一家人有個小孩叫曼曼,和蕊蕊玩了幾天之后就成了好朋友,但是媽媽對蕊蕊的這個新朋友好像并不滿意。曼曼是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姑娘,兩個人成為好朋友之后,曼曼經常來蕊蕊家里玩。
一天,曼曼來找蕊蕊玩,進門之后,曼曼先和蕊蕊的媽媽打了聲招呼,然后就開心地和蕊蕊玩了起來。她們先是玩了一會兒芭比娃娃,就去看電視了,看完電視之后,兩個人似乎沒什么可玩的了。這個時候,曼曼突然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曼曼:“蕊蕊,你喜歡跳舞嗎?”
蕊蕊:“跳舞?我在電視看到過,但是我從來沒跳過。”
曼曼:“我來教你跳舞吧。”
蕊蕊:“你會跳舞?”
曼曼:“對啊,我的媽媽是舞蹈老師,經常教我跳舞。”
蕊蕊:“好啊好啊,我們一起跳舞吧。”
說著,曼曼教蕊蕊跳起了“小蘋果”,剛開始的時候蕊蕊跳得并不是很好,跳了一會兒,蕊蕊好像對舞蹈產生了興趣,就非常認真地學了起來。媽媽看著蕊蕊跳得十認真的樣子,心里很高興,女兒終于對某件事情產生了興趣。這個時候,門鈴響了,媽媽趕緊去開門,原來是曼曼的媽媽來接她了。
曼曼的媽媽長得很漂亮,但是在她的胳膊上有一塊文身,這讓蕊蕊的媽媽有些反感。因為,蕊蕊的媽媽生活在一個傳統的環境里,認為有文身的人“不正經”,如果有一個這樣的媽媽,孩子肯定也會受影響的,那么女兒和這樣的人交朋友也會受到影響的。因此,在曼曼走后,媽媽就對蕊蕊進行了一番“教育”。
媽媽:“蕊蕊,以后不要再和曼曼玩了。”
蕊蕊:“為什么啊,曼曼可是我最好的朋友。”
媽媽:“你以后不要和她做朋友了。”
蕊蕊:“為什么啊,我和曼曼玩得很開心啊,而且曼曼還教我跳舞呢?我要和她做朋友。”
雖然,女兒不是很情愿,但是為了不影響女兒,媽媽還是決定不讓女兒再和曼曼交朋友了。曼曼來找蕊蕊玩,媽媽就說蕊蕊生病了,不讓曼曼和蕊蕊一起玩。蕊蕊非常地生氣,總是吵著要和曼曼一起玩,平日里活潑開朗的蕊蕊就好像變了一個人一樣,每天都是悶悶不樂的,媽媽看在眼里也非常著急。
媽媽仔細想想,雖然曼曼的媽媽有文身,但是看起來并不像一個壞人,而且曼曼也十分懂禮貌,每次來到家里都會先和她打招呼,也從來不做讓人討厭的事情,總是“規規矩矩”地和蕊蕊一起玩,也不會搗亂。蕊蕊和她在一起玩好像也并沒有受到什么影響。小孩子之間的友誼哪有那么復雜,只要玩得開心就可以了。媽媽想開之后,就不再限制蕊蕊和曼曼交朋友了。與曼曼恢復友誼之后,蕊蕊又恢復了活力,每天都是開開心心的,兩個小家伙每天都膩在一起,蕊蕊似乎對跳舞產生了更大的興趣,曼曼的媽媽也非常熱心地給蕊蕊做起了指導,而且幫蕊蕊選了比較好的舞蹈班。
看到這一切,蕊蕊的媽媽終于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不應該因為一個文身就否定一個人,而且也不應該用大人的眼光去審視孩子之間的友誼。
隨著蕊蕊的朋友越來越多,蕊蕊變得更加自信,更加熱情,而且舞蹈也跳得越來越好了。
專家解讀:
其實,小孩子之間的友誼是很簡單的,他們沒有什么利益糾紛,也沒有什么感情糾葛,只要玩得開心就是好朋友。孩子之間的友誼是很純潔的,如果家長非要橫插一刀,干涉孩子交朋友的話,那么孩子就會失去朋友。如果孩子沒有朋友的話,那么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交際能力、語言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這對孩子的影響很大。
朋友的影響也很大,就像案例中的曼曼,她和蕊蕊玩舞蹈的游戲,從而激發了蕊蕊對舞蹈的興趣。如果,媽媽堅持不讓蕊蕊和曼曼交朋友,那么蕊蕊也許就會失去對舞蹈的興趣。而且,如果家長總是干涉孩子交朋友,不讓孩子自己去做決定,孩子就很難獨立起來,孩子也會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
熱情的孩子,無論走到哪里,他們都能很快和別人打成一片,能夠很快融入新的環境,這樣的孩子往往適應能力比較強,他們的身上總是散發著光芒。但是,這樣的人性格大大咧咧的,感情沒有那么細膩,家長們就會擔心孩子交到不好的朋友怎么辦。
其實,家長有這樣的擔心是可以理解的,畢竟小孩子的心智還沒有成熟,想法也是很簡單的,也并沒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長們擔心是必要的,但是不要對其進行過分地干涉,不讓孩子和某個小朋友交朋友,這會讓孩子十分迷茫。除此之外,還有可能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你越不讓他和誰玩,他偏要和誰玩,這樣教育起來就非常的麻煩。
家長不要輕易對孩子的朋友下結論,有可能你對他的印象并不是很好,對他并不是很了解,但是孩子和他相處了很長的時間,應該多聽孩子說,在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再下結論,要相信孩子的判斷力。沒有完美的孩子,每個孩子身上肯定都會有好的一面,有不好的一面,我們應該幫助孩子多看朋友好的一面,培養孩子的寬容之心,他們會理解別人和包容別人,他們的心胸也會變得更加寬廣。
給家長的話
善于交朋友是一件好事,可以鍛煉孩子的語言能力和交際能力。而且在和朋友游戲的過程中,也可以鍛煉孩子的組織能力和處理問題的能力。因為,朋友之間肯定會做一些事情,也會出現矛盾。這個時候,也是鍛煉他們各種能力的時候。讓孩子自己決定去和誰交朋友,還可以鍛煉孩子明辨是非的能力。所以,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做,給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
上一篇:同伴關系和孩子的性格
下一篇:喚醒你的同情心,行善積德有好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