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耐心的人,能得到他所期望的
小的時候我們就聽過挖井的故事,是說一個人在一個地方挖井,挖了一陣沒挖出水來,就不再往下挖了。他換了一塊地方重新開始,可是挖了半天還是沒水,于是他又放棄了那里,再一次選新的地方挖井。如是再三,他最后得出結論,這里的地下沒有水。事實上只要他在一個地方一直挖下去就會打出水來。很多時候耐心是決定成敗的關鍵。
現代社會很多年輕人就像這個挖井人一樣,看到了一個又一個成功的機會,于是放棄眼前這口井又去挖掘另一口,如此反復,卻從來沒有成功打出一口井來。成功有時候很簡單,只要你在同一個地方堅持下去,耐心等待,你就會成功。
的確,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有許多機會可以去嘗試,有許多選擇可以去調整,在人生還沒有定型的時候你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改變,而一旦選定了一個方向,你是否有耐心堅持走完這條路,是否有耐性等待路的盡頭出現呢?
富蘭克林說:“有耐心的人,無往而不利。”一個成功的人在他二十幾歲的時候往往是一個有耐心的人,在沒有出現理想時機的情況下,他們能夠極富耐心地等待,一旦時機成熟,就會立即采取行動。
耐心是每個年輕人都應該具有的成功品質。當你想要耕種一塊土地的時候,你費盡心思犁地、播種、澆水、施肥,在這一切做好之后,你還不能立刻收獲果實,你還需要等待它的成長、等待它開花結果,甚至結出果子之后,還要耐心等待果實完全熟透,任何中途放棄、置之不理,甚至采取催熟等手段都會破壞果實最好的味道。每個人的成功都和播種、收獲是一個道理,想要品味果實的甜蜜,就要耐心等待。
在一個營銷報告會現場舞臺正中央的位置上,吊著一個巨大的鐵球,舞臺上放了幾把大小不同的鐵錘。一位老者介紹了用鐵錘把大鐵球敲打得蕩起來的規則。很快就有兩位年輕人掄起大鐵錘砸向大鐵球,但大鐵球卻無動于衷。沒敲幾下,兩個年輕人就累得大汗淋漓、氣喘吁吁。當人們認為再怎樣敲打也無濟于事時,那位老者拿起一把小鐵錘,對準大鐵球敲打起來。敲一下,停一下,敲敲停停,很有節奏。人們覺得奇怪,用大鐵錘尚不能把大鐵球敲打得蕩起來,難道用小鐵錘能把大鐵球敲打得蕩起來?時間慢慢地過去,10分鐘、20分鐘、30分鐘,臺下的人們開始失去耐性,躁動起來,還有不少人開始離場。但那位老者卻仍在那里一錘又一錘地敲打鐵球,全神貫注的態度依然如舊。大概40分鐘后,一位前排的觀眾突然大叫起來——“球動了!”人們果真發現在小錘的不斷敲打下,大鐵球開始擺動起來,而且擺動的幅度不小,連吊球的架子都發出了聲響。這聲響雖然不大,但卻震撼了觀眾們的心靈。最后老者開口了。他只說了一句話:“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有沒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降臨?如果不能,你只好無可奈何地去面對失敗了。”
是啊,沒有耐心等待成功的降臨,你只好無可奈何地去面對失敗了。年輕人一定要牢牢記住這句話,在你將要放棄的時候,在你厭煩了等待的時候,在你為了遲遲不肯到來的成功而心情煩躁的時候,想想這句話,想想這個故事。
在現實生活中,如果一個二十幾歲的年輕人沒有耐心去堅持做一件事,沒有耐心等待成功的出現,那么就注定了一生的失敗。就像股神巴菲特所描述的那樣:如果你沒有持有一種股票10年的準備,那么連10分鐘都不要持有這種股票。任何人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都需要耐心地等待,即使是股神,也需要用耐心來成全自己。耐心是一種堅持,是一種信心,更是一種對人生的縝密考量。
耐心是年輕人成功的必備要素,它比一切聰明才智都重要。任何成功之路都不是一步兩步就能夠走完的,任何事情都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年輕人想要收獲成功,只要你邁開腳步踏踏實實地走下去,一定能夠推開成功的大門。
上一篇:改造自己,擴大人生格局
下一篇:有規劃的人生才是藍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