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愛”“等愛”時,不能降低了生活品質
從根本上說,女人的好命,在于自己對生活的認識和對命運的把握,至于遇到了什么樣的人,經歷了什么樣的事,只能使她的命運曲線產生波動,卻不能影響它最終的走向。
當我們正式走向社會,從女生、女人變成獨立的職業女性之后,下一步,按照固定的模式,應該是碰到你的真命天子,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做一個好太太、好母親。
這中間的路,有的女人走得很順當,該怎么樣就怎么樣,一切水到渠成。有的女人卻鬼使神差一般,由于各種原因,總是晚一步,差半拍,不知不覺間,就成了“剩女”。
好在現在的社會環境寬松多了,對于各種不同的生活狀態,大家都持理解態度,“剩女”們的煩惱,主要還是來自自己的內心。
一般來說,“剩女”在全體女性中屬于綜合素質不錯的那一類——最起碼的,她們在經濟上是自主的,不必理會“嫁漢嫁漢,穿衣吃飯”的老舊觀念。所以,她們最主要的問題,是期盼團團圓圓的家庭日卻難以融入的孤單,是在明亮的鏡子里看到自己第一道皺紋的焦慮。30歲,就像一個生命階段的指標,仿佛即將面臨一場考驗,結婚與否,成家還是立業,面對這樣一個生命的關口,選擇的是否正確,將對一個女人下半生的幸福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做好命的女人,最主要的是要對自己的生命盡責,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丟掉“過好日子”的信心。對于“剩女”——也包括正處于離異狀態的女性,著急是無濟于事的,亂嫁是愚蠢的,絕不能產生破罐子破摔的心理,為結婚而結婚。
越來越多的女人認為,男人絕不是她們生活的全部,充其量只是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對而言,這些女人更重視事業和自己。即使沒有固定的男朋友也沒什么大驚小怪的,單位里有幾個攜手打天下的同事,下班后有幾個喝茶逛街的閨密,生活一樣可以過得有聲有色。
男人的分量輕了,工作在我們生命中的分量就可以重一些。工作是經濟獨立的象征,也是單身女人參與現代生活的一種方式,單身女人在工作中獲得了滿足感和成就感,在不斷的進取和成績中獲得肯定和自我完善。
在個人生活上,單身女人有足夠的自由和時間。這種天然的條件,用得好可以使一個人活得更精彩,但是,自由越多,放縱自己的機會也越多,要墮落也是很容易的。要管理好自己的生活,“多讀書,多運動;不泡網,不同居”應該是單身女人的基本原則。
作家林清玄在《生命的化妝》一文中說到女人化妝有三個層次,第一層化妝是涂脂抹粉,表面上的功夫;第二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一個人一旦能改變生活方式、保證睡眠充足、注意運動和營養,這樣她的皮膚就會得到改善,顯得精神充足;第三層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對生活樂觀、心地善良。獨特的氣質與修養是女人永遠美麗的根本所在。
很多人相信高檔護膚品,但事實上,無論如何鼓吹深層清潔效果的護膚品都無法做到完全清潔。只有通過運動加快血液循環和出汗,才能達到徹底清潔污垢的效果。
運動是女人的活力之源,它具有美容健身的功效。事實上,運動的作用不只于此。運動所帶來的身體活力,可以讓女人的心態也變得年輕。各種保持形體的健身法數不勝數,隨便嘗試一種,只要堅持下來都會有效。
單身女人最忠實的情人應該是書籍,把書作為自己進步的階梯,才能一直保持自己的魅力,不同時代脫節。網絡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中重要而快捷的信息獲取通道,雖然它帶給我們許多的便利,但只有能警惕它的負面影響,不在網絡中沉迷下去,你才算真正用好了網絡。
但是調查卻顯示75%的人上網主要是聊天和打游戲,這兩種東西是最“吃時間、吃健康”的,工作之余握著鼠標,盯著屏幕,一不小心,網絡就覆蓋了你的全部業余生活。贅肉叢生,時光流逝,錯過身邊的風景,走入把握不定的幻覺。越沉迷,越空虛,你所失去的東西將遠遠大于你的收益。
單身女人不應頭腦一熱就同居。先不論同居在道德層面上的好壞,只是這樣想想吧,一個沒有婚姻保障的女人,整日做著柴米油鹽的活兒,還能保留多大的魅力?而且即使是在今天,社會輿論對于同居的男女也不能一視同仁,男人同居,頂多年輕荒唐,并不耽誤他以后娶妻生子,步入主流社會。女人嗎?進去容易出來難,即使你不在乎人們的目光,也實在不值得為任何一個男人做這種自貶身價的事兒。
單身女人如果能過好自己的日子,保持你的淑女身份,保持你的美麗與活力,何愁鳳凰不主動飛過來?
當然,從你個人來說,永遠不要喪失對愛情的信心,弄明白自己的真命天子——你的那一堆Mr.Right大致分布在什么地方,時常過去走走看看,比如,朋友的公司、高級住宅小區、高級健身中心、各類充電學習班……都是你應該格外留意的場所。不要給自己的愛情預設太多的條條框框,要知道有些時候愛情是毫無道理可講的。
只要你不要太苛求挑揀,擺正心態,正確面對生活,與你匹配的他遲早會出現。說不定下一秒,你就在街頭拐角處與他相遇。
命運私語
對于好命的女人,單身只是一種暫時的生活狀態。這時候你一定要把握好自己,過一種清爽健康的生活,調整到最佳狀態,等待你的真命天子的到來。
上一篇:面對批評,坦然接受
下一篇:不斷練習和反復強化,養成這些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