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方法,也許你能少了很多負擔(dān)
許多女人之所以不敢說話,不敢指出別人的錯誤,是因為怕自己說的話會傷害到別人,或者說直接的批評往往是需要勇氣的,那會讓自己背上“不好意思”的心理負擔(dān)。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批評對方是為了讓其改正某部分錯誤,使對方走上正確的道路,因此,要想批評達到很好的效果,就必須講究批評的技巧性,避免消極、簡單、直接的傾向。
批評是一門藝術(shù),批評是為了鞭策和激勵他人更好地完善自我。批評是一種反向的激勵,如果運用不好,就很容易刺激他人,特別是對方的自尊心和榮譽感。這樣不但收不到激勵的效果,還會走向激勵的反面,使被批評者情緒消極、表現(xiàn)被動,甚至做出偏激和抵抗的行為。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即使是犯了錯誤的人也是如此。如果對方真的在某些方面犯了錯誤,那么,我們在批評的時候,要考慮到對方的自尊心,切不可隨便加以傷害。在批評他人的時候,一定要心平氣和,如春風(fēng)化雨;而不能大發(fā)雷霆,橫眉怒目,以為這樣才能顯示你的威風(fēng)。實際上,你這樣的批評方式,最容易傷害對方的自尊心,甚至?xí)?dǎo)致矛盾激化。
因此,你在批評對方的時候,要戒言辭尖刻、惡語傷人。當你怒火正盛的時候,最好先別批評,等自己心情平靜下來之后再去批評。切忌諷刺、挖苦,惡語傷人。雖然對方有過錯,但是他在人格上與你完全相等,所以不能隨便貶低對方甚至污辱對方。
王太太為整修房屋而請來了幾位建筑工人。起初幾天,她發(fā)現(xiàn),這些建筑工人每次收工后都把院子弄得又臟又亂。可他們的手藝讓人無法挑剔,王太太不想訓(xùn)斥他們,便想了一個好辦法。一天,建筑工人收工回家后,她便偷偷地和孩子們一起把院子收拾整齊,并將碎木屑掃好,堆到院子的角落里。到第二天工人們來干活時,她把工頭叫到一邊大聲說:“我真的為你們在收工前將我的院子打掃得這么干凈而高興,我很滿意你們的工作。”之后,每到收工時,工人們都自覺地把木屑掃到角落里,并且讓工頭作最后的檢查。
如果王太太直接指出工人的錯誤,肯定會使工人們大為惱火,而這種情緒會影響其工作效果,也會破壞他們與王太太之間的友好關(guān)系。所以,聰明的王太太舍棄了直接地指出錯誤,而是委婉地表示出自己的想法,工人們一下子就明白了王太太的意思,也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因而,每次完工之后,工人們都會自覺地把木屑掃到角落里,并且讓工頭作最后的檢查。
在現(xiàn)實生活中,許多領(lǐng)導(dǎo)在對下屬真誠地贊美之后,總喜歡拐彎抹角地加上“但是”兩個字,然后就開始一連串的批評。例如,他們常會說:“小王,這次干得不錯,但是,其中還是出現(xiàn)了許多問題,希望你能多多提高你的業(yè)務(wù)水平。”本來備受鼓舞的小王在聽到“但是”兩個字以后,就開始懷疑之前領(lǐng)導(dǎo)對自己的肯定了。對他來說,贊美成了引向批評的前奏。因此,在委婉指出別人錯誤的時候,切忌在贊美后加“但是”兩個字,否則,會使你的間接批評大打折扣。
一位上士談到這樣一個問題:“許多后備軍人在受訓(xùn)期間,經(jīng)常抱怨的就是必須理發(fā),因為他們認為自己仍然算是普通老百姓。有一次,我奉命訓(xùn)練一群后備士官,按照以前一般的軍人管理辦法,我可以像其他教官那樣大聲吼叫,或是出言恫嚇,但是我并沒有這樣做,而是以委婉指出此事的利害,從而達到了我的目的。”
頓了頓,上士接著說,“我對他們說:‘諸位,你們都是未來的領(lǐng)導(dǎo)者,你們現(xiàn)在如何被領(lǐng)導(dǎo),將來也要如何去領(lǐng)導(dǎo)別人。諸位都知道軍隊中對頭發(fā)的規(guī)定,我今天就要按照規(guī)定去理發(fā),雖然我的頭發(fā)比你們的還短。諸位等一下可以去照照鏡子,如果覺得需要,我們可以安排時間到理發(fā)室去。’結(jié)果,我話剛說完,真的有許多人開始去照鏡子,并且按照規(guī)定理好了頭發(fā)。”
在這個案例中,上士正是以委婉的批評方式達到了自己的目的。委婉式的批評其實就是間接式的批評,不當面直接地進行批評,而采取間接的方式對他人進行批評。你可以采用借彼比此的方法,聲東擊西,讓被批評者有一個思考的余地,從而更容易接受。委婉式批評的特點就是含蓄蘊藉,不會傷害被批評者的自尊心。每個人的自尊心都是很強大的,我們?nèi)绻诠_場合點名批評犯錯的人,就會讓對方感覺沒面子,“威信掃地”,更有甚者被批評者會懷恨在心,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所以,我們在對人進行批評時,要采取委婉的批評方式,這樣既不傷害對方的自尊心,也更容易讓對方接受。
我們批評他人的時候,是在平等的基礎(chǔ)上進行的,態(tài)度上的嚴厲并不等于語言的惡毒,只有那些無能的人才去揭人傷疤。揭人傷疤的做法只會勾起一些不愉快的記憶,這樣對問題的解決毫無幫助;而且,當你在揭他人傷疤的時候,除了使被批評者心寒之外,旁觀的人聽了也會不舒服。
因為傷疤人人都有,只存在大小的問題,旁觀者見到被批評者的慘狀,只要不是幸災(zāi)樂禍的人,都會有“下一個就輪到我”的感覺。而且,你亂揭他人傷疤,只會讓他的顏面喪失殆盡,根本就沒有達到你最初的目的。恰當?shù)呐u語言,是一個人心胸和修養(yǎng)的直接表現(xiàn),絕不能以審判者自居,惡語相向,不分輕重。
即便作為女上司,你也應(yīng)該用恰當?shù)呐u方法,而不是以審判者自居,你可以與他站在同一立場,用朋友的口吻去詢問對方:“發(fā)生了什么事?”“我能為你做些什么?”“為什么會這樣?怎么回事?”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你了解情況,以便更好地解決問題。
當然,你也可以直接告訴他你的要求,但是千萬不要說:“你這樣做根本不對!”“這樣做絕對不行。”你可以試著說:“我希望你能……”“我認為你會做得更好。”“這樣做好像沒有真正地發(fā)揮你的水平。”用提醒的口吻與他說更好,私下再與他交換意見,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跟他講道理、分析利弊,這樣一來,對方往往會心悅誠服,接受你的批評和幫助。
心靈小酌
在批評他人的時候,切忌直接指出對方的錯誤,否則會傷害其自尊心。要委婉地指出錯誤,在言語上含蓄婉轉(zhuǎn),切忌尖酸刻薄,否則,便會引起不良的后果。
上一篇:拒絕拖延,積極進取
下一篇:放下你的自以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