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人,總是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
一些人不顧自身的實際情況,堅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當因為不了解而碰壁的時候,他們又總是自我安慰:誰都有一個不懂到懂的過程,只要堅持下去,總會成功的。殊不知,有些人終其一生,也沒有將某個行業弄得明明白白,你這個學習的過程,可能漫長得超過你的負荷,最后仍有可能以失敗告終。
法國有一個數學天才,他和另一個男孩同時愛上了一個美麗的姑娘。按照法國當時的風俗,如果兩個男人愛上同一個女人,就要以決斗的方式決定女人的歸屬。很不幸,這個數學天才的對手是法國最好的神槍手。兩個人當面對決,距離25步,結果,數學天才腹部中槍,倒地身亡。數學上的任何難題,都難不倒這個天才,但對于槍法他卻一竅不通。在一個自己完全不擅長的領域,這個數學天才付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
1952年,以色列駐美大使奉總理之命,向愛因斯坦探詢提名其為以色列總統候選人的意向。可是,愛因斯坦卻回答說:“大使先生,關于自然,我了解一點,關于人,我幾乎一點兒也不了解。像我這樣的人,怎么能當國家總統呢?”
聰明的人,總是去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因為做不擅長的事情,就算我們再努力,頂多也就是不會被別人落下太遠,要想出人頭地是很難的。而做我們擅長的事,則可能成為那個領域的精英,使我們能夠少走許多彎路,更加輕松地走到成功的頂點。
一位哲人曾說過:“一個人所成就的事業,必然是這個人的特長,舍長取短是天下最愚蠢的人才干的事。”據調查,有28%的人因為找到了自己最擅長的職業,徹底掌握了自己的命運,并把自己的優勢發揮到淋漓盡致的程度。相反,有72%的人因為找不到自己的“對口職業”,總是別別扭扭地做著不擅長的事,因此,不能脫穎而出,更談不上成就大業了。
即使有些人天資愚笨,可在某個擅長的領域10年的努力,總強得過天才1年的努力。更何況,世界上大多都是平凡人,每個人的智商都是差不多的,決定成功或失敗的因素,不是智商,而是你是否在擅長的領域堅持下去。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把丈量自己的尺子,知道自己該干什么,不該干什么,善于揚長避短,這樣,這個世界就又多了一個“塑料大王”“汽車大王”“鋼鐵大王”或“石油石化大王”。
做自己擅長的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人生有很多的誘惑,每個人都想要追求最好的。可究竟什么才是最好的呢?當你月薪5000元的時候,你會覺得月薪10000元才是最好的;當你擁有一間雜貨店的時候,你會覺得擁有全國連鎖店才是最好的。自始至終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堅持,否則像有些人一樣在眾多行業中跳來跳去,最后對所有的事都只是懂一些皮毛,就不能成為其中的精英。
要專注于一件事,就要對自己有清晰的認識,知道哪些是自己的強項,哪些是自己的弱項,對于自己很可能會失敗的領域,無論如何都不能涉足。要知道,適合別人的不一定適合你,只有把自己放對了位置,才能有屬于自己的獨特光輝。
要專注于一件事,就要對將來有明確的規劃,并為目標的實現定下許多小目標。每一次目標的實現,對我們都是莫大的鼓勵。堅持一段之間之后驀然回首,你會發現自己成長很多,進步很多。這時候,滿滿的成就感可以令你腳踏實地在自己擅長的領域愉快地前進。
人可能因為自戀而無所畏懼,可能為了心愛的人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終生糾纏于自己不擅長的事。要知道,讓魚兒參加長跑比賽,或讓兔子參加游泳比賽,這些都是很愚蠢的事情。人生苦短,快樂良多,做自己喜歡的、擅長的事,心才不會糾結。
上一篇:耐住性子,守得云開見月明
下一篇:自我反省,隨時清除心靈的雜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