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是學會了原諒
男人和女人在一起時,吵架通常成了必修課。男人愛面子,愛得體,通常希望女人將自己收拾得像春天一樣明媚;但女人也有女人的自由時間,她要化妝,要花錢,要將自己打扮得像鮮花一樣嫵媚。男人和女人就是兩條相交的線,在某個不知名的時刻里,因為生活瑣事,便會急匆匆地形成一幅不愛的坐標圖。
男人和女人共同選擇了憤怒,家里的物品理所當然地成了悲劇,摔得七零八落。如果有孩子,更是糟糕,孩子躲在某個角落暗暗學習父母的品性,通常長大后會學得惟妙惟肖。
女人覺得自己嫁錯了男人,自己的脾氣怪異,為何偏偏又找了個脾氣比自己還猛烈的男人?性格不和的結果就兩個:要么忍受,試著改變;要么離開,天各一方,但孩子呢?
女人試著改變自己的脾氣,但憤怒總得有地方宣泄,我們都不是什么圣人。女人瘋狂地在網上找尋屬于自己的空間,建立了一個叫“共享憤怒的女人”的博客,又建立了一個聊天群。女人在氣憤之下,在網上發泄自己對天下所有老公的不滿,這樣的變化倒是令自己欣喜異常,胸口不再壓抑了。
由于女人的撤退,男人無處撒氣的情況下,只好也選擇了妥協。
女人的博客經常有人光顧,她在博客里詳述了每次吵架的經過,博友們紛紛跟帖議論,原來這世上有這么多有怒氣的女人。
女人的聊天群已經加滿了人,還不斷有人申請加入。女人不想將自己的群變成一個出氣筒,于是以群主的身份勸慰大家:以后要多講好的,設身處地為男人著想。
女人的群倒成了和諧的象征,大家有怨氣時,便會吐出來,女人通常利用自己的案例進行分析,結果便是所有的女人佩服得五體投地。
男人終于發現了女人的異常,他覺得女人一定有了網友。他密切地搜尋女人的電腦,女人在這個時候抿嘴一笑,將群撤了,將博客關了。男人沒有發現任何證據,覺得女人一直在“毀尸滅跡”,他更加謹慎起來。越是如此,女人越是好笑,因為男人的緊張表現證明了一個顛撲不破的觀點:他是個在乎自己的男人。
男人終于尾隨女人到了一個地點,那里聚集著許多人。男人細看之下,發現竟然全是女人。男人覺得不可思議,認為這是女人搞的一個鬼,便扔了工作,繼續自己的追蹤行動。
女人們在一起修身養性,鍛煉身體,陶冶情操,男人失望至極,女人則笑顏如花。
女人這些天一直在打扮自己,精心地描寫,細膩地描繪,仿佛要出席某場愛的嘉年華。男人終于控制不了了,沖過來想發脾氣時,卻看見女人認真嚴肅的臉,只好委下身來問道:你要去哪里?
女人回答:我去參加一項活動,現在不能告訴你,看電視吧,明天晚上黃金時段。
女人這是在攤牌嗎?還是在挑釁?
男人于那個時段迫不及待地打開電視,卻是市電視臺的一檔娛樂節目,邀請了一群“共享憤怒”的女人,妻子竟是首席代表。她娓娓而談,口吐蓮花,以實際案例講述夫妻之間如何磨合感情,如何忍讓對方,如何避開性格的差異。
妻子無疑是整場節目中的焦點,她的每一次停頓后,總會贏得一陣雷鳴般的掌聲。掌聲拍在男人臉上,有些疼痛。
男人急切地打開了電腦,按照電視上的提示進入了女人的博客,一共有一千多篇博文,延續了三年多時間。在一千多個日日夜夜里,女人以這樣一種方式無聲地原諒著男人的過失,男人突然間淚流滿面。
男人給女人送了張紙條,寫道:感謝你制止了我的憤怒,你是全天下最聰慧的妻子。
一周以后,男人建立了一個叫“共享憤怒的男人”的博客,成立了一個專屬男人的聊天群。男人以群主的名義向女人發出了邀請:共享憤怒,安享和諧。
上一篇:感謝生活的賜予
下一篇:我和吉姆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