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困難,鼓勵孩子不放棄——傅抱石教子堅持
<<<家教家風感悟
傅抱石在教子過程中,不僅注重通過日常的言行影響和熏陶子女,幫助子女樹立積極的、正向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同時在孩子遇到困難時,還積極鼓勵孩子不要放棄,要堅持自己的夢想。在這種家風的感染下,孩子們既形成了高尚的人格,又養成了不畏挫折、敢于戰勝困難的堅定意志。
從小到大,每個人的人生路上都會遇到困難,而適度的困難不僅沒有壞處,反而還可以磨煉孩子的意志,提高孩子的抗挫能力。英國哲學家培根就曾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跡,多是在對逆境的征服中出現的。”可見,從小就培養孩子的抗挫能力、戰勝困難的決心,是十分重要的。
1.鼓勵孩子面對挫折不退縮
傅小石的成功,一方面得益于自己的繪畫天賦,更重要的是父親傅抱石對他的鼓勵和教導。
有時,孩子的意志力和自信心都是不夠的,只有不斷獲得鼓勵,才能在遇到困難時逐漸淡化和改變受挫意識,獲得自信心。所以,當孩子遭遇困難時,父母應多給予孩子鼓勵和支持,鼓勵孩子不要被挫折打敗,勇敢地迎擊挫折,戰勝自我,從而增加孩子繼續嘗試的勇氣和信心。
當然,如果孩子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幾經失敗,父母也要根據實際情況給予孩子恰當的引導。比如,幫孩子分析遭受挫折的原因,找出失敗的癥結所在,然后引導孩子如何才能突破困難,走出困境;并讓孩子體會到,挫折本身并不可怕,最重要的是勇敢面對。孩子在父母的這種引導下,也能忍受暫時的焦慮和不安,加強對困境和壓力的容忍力,并有信心和方法去克服困難。
2.跟孩子分享自己的遭遇與感受
孩子遇到困難時,內心的沮喪和焦慮可想而知,父母除了安慰和鼓勵孩子之外,也可以跟孩子分享一下自己曾經的一些類似遭遇與感受,以及自己是如何調整情緒、重新出發的。
有些時候,孩子需要的也許并不是父母實打實的幫助,而是父母的理解和共情。當你耐心地與孩子分享自己的遭遇、感受及調整方法時,孩子就會從父母身上獲得一種情感的滿足和戰勝困難的力量,從而產生戰勝挫折的勇氣。
上一篇:選擇成全別人,其實是解脫了自己
下一篇:青少年學會減負,心才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