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成全別人,其實是解脫了自己
小時候,父母總是因為擔心我們長蛀牙而控制我們吃糖,原本以為長大以后就可以隨心所欲地吃糖,自由自在、無拘無束地生活,卻發現自己依然受到很多條條框框的限制。和小時候一樣,雖然離開了父母的懷抱,但是我們依然無法想要什么就得到什么,有的時候,那些美好的東西就在眼前,近得觸手可及,但是我們卻無法得到。在這種情況下,你會怎么做?眼睜睜看著、眼饞著、死死地盯著,還是自己得不到也不讓別人得到?不管是哪種方式,都是一種牽掛,都會使自己的心靈被禁錮,最正確的做法是放手,只有這樣,你才能徹底地解脫,開始自己新的生活。
在這個世界上,美好的東西有很多,然而,沒有人能夠全部擁有。在人的一生之中,總是在不停地面臨著取舍,是要吃糖還是要健康的牙齒,是要學歷還是要經驗,是要高工資還是要更好的發展前景,是要愛情還是要婚姻,是要浪漫還是要踏實。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我們都在進行艱難的抉擇,因為人生是沒有十全十美的,必須有舍有得,必須做出選擇。然而,有些東西是看我們要還是不要,而有些東西則是我們求之而不得的。例如,愛情。我們經常聽說某人因為女友提出分手的要求就把對方毀容了,或者是殘忍地殺害了,其實,這不是真愛,真愛不是自私,而是成全。假如真的愛一個人,你就不會非要占有她,而是希望看著她得到自己想要的幸福生活。這個時候,你最應該做的就是放手,放手就是一種成全。再如,在職場上,很多時候,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只有一個,也許大家都想得到,那么,得不到的人如果能夠選擇放手,選擇成全別人,其實也是解脫了自己。
爾康從大學時代就喜歡林倩。不過,他從來沒有表白過。爾康是農村孩子,在這個熙熙攘攘的大都市中,他總是覺得自己無比渺小、無比卑微。他總是遠遠地看著林倩,直到有一天,林倩主動邀請爾康一起去閱覽室,爾康才知道林倩對自己也是有好感的。他們的感情進展很順利,大四的時候就已經正式確定了戀愛關系。
然而,隨著步入社會,他們原本順利的戀愛也出現了一些波折。在父母的幫助下,林倩留校擔任輔導員的工作。爾康因為沒有任何關系可托,又不愿意回到家鄉,便在一家民營企業做銷售工作。轉眼之間,他們的人生軌道完全不同了,等待林倩的是被保送讀研,只要愿意,一輩子都可以留在象牙塔之中。爾康卻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社會,為了溫飽而辛苦地奔波。大學畢業一年之后,林倩的父母知道了林倩和爾康的事情,堅決表示反對。他們希望女兒能夠在大學校園里找到一個志同道合的人生伴侶,安穩地度過一生。為此,林倩的父母偷偷地找到爾康,苦口婆心地勸爾康放棄這段感情。此時,林倩也有些猶豫,畢竟,談到婚姻的時候,需要面對的問題很多,爾康除了承諾之外一無所有。經過再三考慮,爾康選擇了放手。他希望林倩幸福!
大學畢業10年聚會的時候,林倩已經隨老公去了美國深造。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爾康無比欣慰。他也有了自己的家庭,有了一個愿意與自己同甘共苦的妻子。回想起來,爾康不禁感慨,放手,在成全別人的同時,也是成全自己!
婚姻并非是兩個人相愛那么簡單的事情,往往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約。也許有人會指責爾康不夠堅持,沒有爭取,然而,結局卻是皆大歡喜。爾康找到了愿意與他一起奮斗的人生伴侶,林倩也找到了自己愛情的歸宿。很多事情,我們所預見到的未必就是最好的結局,事情也不一定會朝著我們預想的方向發展,與其這樣,在一方有所動搖的時候,不如果斷地選擇放手,這樣還可能會有更好的結果。
其實,不僅僅愛情如此,生活和工作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放手,在給別人機會的同時,我們也為自己爭取了更多的機會和可能!
上一篇:逆向思維,一切都會柳暗花明
下一篇:遇到困難,鼓勵孩子不放棄——傅抱石教子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