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生購物狂,購物欲何處來
如果一個女人花了太多的時間游弋于商場而影響了正常工作;如果總是想要購物或因為沒有買到稱心的商品而無心做其他事;如果經常因購物超支而捉襟見肘或經常買回一堆東西,卻束之高閣……
——那么,她就是一個購物狂
每個女人的內心都有一個“購物狂”的精靈,有的女人聽從精靈的指使,將自己變成了真的購物狂,看到超市和商場就精神振奮,趨之若鶩。在精靈的驅使下,對琳瑯滿目的商品失去了鑒別力和自制力,尤其是在打折或者優惠活動的時候更是對錢包毫不客氣,導致陷入經濟窘迫。
每到下班,張珊語都會拉著同事或者姐妹們逛商場或超市。滿載而歸讓她很有成就感,看著購物袋中漂亮衣服心花怒放,回到家還會一件一件地試穿,對著鏡子欣賞一番。其實她的衣柜里早就塞得滿滿的,有的衣服甚至都沒有機會穿。但是,看到櫥窗里的漂亮衣服她還是有種想買的沖動。
因為不可抑制的購物欲,張珊語也自責、痛苦,但總是“管不住自己”,還是買回很多東西。每到月底的幾天就囊中羞澀,有時信用卡也會透支。僅在這幾天,她會后悔不該買這么多衣服,但是領到工資后,張珊語還是第一時間奔向早已心儀的服裝。
張珊語之所以看到商品就興奮,是源于女性的生物性遺傳特征,女性的購物欲是性別基因世世代代積累所決定的,是寫在基因里的。
我們來想象一下在遠古的蠻荒世紀,和其他類動物一樣,原始人類的生存完全依靠狩獵和采集果實,而采集果實的任務就落在了女性身上。只有視力好,擅長長距離跋涉,甚至嗅覺好的女人才能發現更多、更好的野果,為自己的家庭提供充足的食物來源。久而久之,女性就擅長于在林間穿越,進行大范圍的視覺搜索,這樣的特征在采集果實的過程中越發穩定而世代相傳。
女性這種善于采摘的特性在農家樂的采摘活動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一般來講,女人都喜歡鉆進果園里摘果子,而男性則喜歡垂釣。現代女性雖然不用采集果實來填飽肚子,但是優秀的視覺搜索能力還是被遺傳了下來。在女性的身上,表現出來的是和原始女性一樣的生物特性,擅長在眾多的商品中最快地挑出自己喜歡的那一件。
那么,男人為什么沒有強烈的購物欲望呢?這個問題也要從原始人類說起。男性肩負了狩獵的重任,為家庭提供主要的食物來源,而女性采集的果實一般來講只是食物的豐富化和多樣化搭配,不占據主要比例。
男性在狩獵中練就了敏捷的身手和強壯的體魄,更擅長與大型獵物的搏斗,以及蹲守在某一處等著獵物出現。而這些特征和購物活動并不相關,因此,男性要么不喜歡購物,要么就“直奔主題”,買完就走,絕不會流連在商品堆里。即使和女人一起逛街,男人也沒有很強的購物欲,而且還經常做“不討好的罷工”:找個地方坐著等女人買完東西。看看商場里哈欠連天、沒有精神的男人,我們就知道購物并非是他們的樂趣。
如果非要讓男人參與到購物中的話,那么他們更適合拎包,將大包小包統統搬回家。對于男人來講,這就好比扛著一頭鹿下山,非常令他們感到自豪和驕傲。
女性在看到商品的時候,眼睛會放出特有的光芒,同時瞳孔變大,尤其在看到心儀之物時更為明顯,同時會有一種愉悅的內心體驗。即使不在商場,只要想一想自己將要去購物的場景,都足以令女性激起強烈的愉悅感而心馳神往。這種愉悅感推動女性走向商場,而“管不住自己”。
女人的購物欲是天生的,誰也不例外。那么,購物在現實生活中有哪些意義呢?
司馬雙在一家外企任銷售經理,工作的大多數時間在和客戶討論方案、跟進項目、出差洽談等,忙得焦頭爛額。有時趕上項目招標或者重要的大型項目,時間的緊迫、項目的未知結局,以及和客戶的意向溝通,都使她整日地失眠,經常借助香煙來安神、提神。
為了緩解工作壓力,不管出差地在哪里,司馬雙每次拜訪完客戶后總是會去血拼一回。雖然她收入不菲,但是經常手頭拮據:因為她將60%以上的收入都用來買化妝品和服裝以及各種喜歡的東西。看著自己的戰利品,司馬雙有種輕松的釋放感。
購物除了滿足基本的生活保障外,也可以緩解工作壓力。司馬雙就是為了調節巨大的工作壓力和緊迫而無規律的出差生活,采用購物的方式為自己減壓。如司馬雙一樣的職業女性經常在一周的緊張工作之余相約購物,在購物的愉悅感和成就感中消化一周的壓力與緊迫。這也是為什么在寫字樓附近的商場生意較好的原因之一。
另外,購物也可以調節情緒。情緒不好的時候,比如經歷了和同事鬧別扭,被領導批評,或者和老公爭吵等不愉快的工作與生活事件,購物都可以有效地調劑。經常的狀況是,女性心情不好的時候,只要買到東西,就會一下子感覺輕松了許多,即使沒有自己喜歡的商品,在商場里閑逛也能起到舒緩情緒的作用。
既然女人的購物欲是寫在基因里不可改變的,對于男人來講,如果你的妻子或者女友喜歡購物,就不要抱怨和不滿了,此時男人能發揮的最大價值就是開心地為她買單,然后拎著大包小包領著她回家。
上一篇:處處真情:這樣的我夠不夠好
下一篇:失戀這杯苦咖啡該怎么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