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就要做有意義的事
我們都知道,任何人想要生存都需要很多東西,例如食物和空氣讓自己的生命得以維持,但活著并不只是擁有生命。就像巴金曾經說過:“我們不是單靠吃來活著。”那么,我們活著究竟是為了什么呢?
這個問題,不少哲學家進行過探討,有的人說是為理想,為夢想;有的人說是為了詩和遠方;也有人說是為了愛的人,但無論是為了什么,我們都在做有意義的事。只有做有意義的事,我們才能讓人生變得有趣,才不會是一潭死水。
王小波說:“一輩子很長,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周國平說:“在無趣的時代活得有趣。”打開朋友圈,還有更多的心靈雞湯:“有趣,才是高情商;有趣比一切優秀都重要……”在如今這個時代,我們都想做“不一樣的煙火”,都想讓有限的人生充實而有意義。
相信好多人都看過電視劇《士兵突擊》,里面的主角許三多令我印象深刻,一個曾被人稱為“三呆子”的兵,卻在軍營中創造了屬于自己的歷史。他的口頭禪就是:活著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就是好好活著。多么簡單的一句話,多么富有深意的思想,而就是這種思想,讓他一步步走向成功,那么,生活中的我們,為什么活著?怎樣才算是有意義的生活呢?其實,這部電視劇里的連長說的一句話讓我很有感觸,他說:“許三多每做一件小事就像救命稻草一樣抓著,等有天我回頭一看,他抓著的已經是一棵讓我仰望的參天大樹了。”也許,這對許三多來說就是有意義的事吧,從不起眼的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
“不拋棄,不放棄”,不只是說給軍營中的他們,也是說給我們自己的。不拋棄心中原始的信念,不放棄我們自己。這不僅是對自己許下的諾言,更是對自己的一種激勵!
靜是某城市一名農業技術員,20世紀80年代中專畢業后,一直做農業技術工作。90年代以后,先是農業結構調整,再是農業產業化經營,一波接一波的農村改革浪潮,使身處變革激流中的靜感到了從未有過的壓力。靜原來中專的那點文化和技術底子捉襟見肘,越來越難以滿足生產技術的需求。當一場歷史性、社會性的變革到來時,把許多靜這樣的技術員淘汰掉了,而新一代具有高等教育學歷的技術人才一批一批地走過來。
面臨這樣的境況,她決定自考,彌補自己的不足。人生的目標定下了,就得朝著它奮進。可是,在這個過程中,她遇到了很多問題,例如,如何處理學習和照顧子女的問題,那段時間她忙得焦頭爛額,還有單位同事的嘲笑。但幸虧丈夫提醒她,讓她專心學習,不要在乎外界的困難。刻苦的學習必定有收獲,1999年,她取得了農業推廣自考專業大專學歷。而后,她又參加了一所師范大學舉辦的在職研究生課程班,專攻“政治學理論與實踐”研究,2001年結業之后,她參加了計算機和外語培訓學習,2003年參加全國成人高考,以優異的成績被國內一所著名的農學院錄取,進入園藝專業本科班學習。這些讓她獲得了豐厚的回報,畢業不久,她就走馬上任當上了她所在市的農業局副局長。
沒有信念和追求的人生是枯燥乏味、毫無意義可言的,假如靜在當初和其他同事一樣滿足于一個農技員的工作,不重新為人生制定目標,或許她還是當初那個農技員,也或許她已經被時代和社會淘汰。因為有自己的目標,她把出現的困難擱置在另一邊,努力過后,這些問題也就煙消云散。她是一個平凡的女人,一個平凡的農技員,但她卻因為有不甘落后的人生目標,于是她成就了自己不平凡的人生。
可見,人的潛力是無窮的,如果你渴望做有意義的事,就要不拋棄,不放棄,對自己有足夠的信心,這樣,你才能讓枯燥的人生變得春意盎然,才會實現自己的價值,發現人生的意義。
上一篇:夢想要用行動去實現
下一篇:深諳賺錢渠道,真正掌控財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