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對方向,確定目標,做對事
我們任何一個人都明白,人的行為是思維決定的,因為思維決定目標,目標指導行動,行動鑄就結果。然而,如何做事呢?有人曾這樣說:“做正確的事,然后正確地做事?!逼鋵?,這本身就是一種思維:做正確的事首先讓你知道自己正在向哪個方向前進;正確地做事告訴你怎樣到達目的地。所以,做事的準則就是:找對方向,確定目標,做對事。
的確,人生不能沒有目標,如果沒有目標,你就會像一只在黑夜中找不到燈塔的航船,在茫茫大海中迷失了方向,只能隨波逐流,到不了岸邊,甚至會觸礁而毀。而在做任何一件事前,我們也都必須作好計劃,計劃是為實現目標而制訂的方法、策略,只有目標,沒有計劃,往往會顧此失彼,或多費精力和時間。我們只有樹立明確的目標,制訂出詳盡的計劃,才能投入實際的行動,才能收獲成就感和滿足感。
小陸兩年來已經跳了五次槽了。在這兩年的時間里,她先后從事了四份性質不同的工作:民辦學校的教師、教育機構的咨詢員、辦公器材的銷售員、保險的推銷員。這四份工作只有教師與她的專業對口,其他都是在招聘單位急需用人她也急需工作的時候達成的,那時單位不考慮她的專業,她也不考慮工作的性質,她只看薪水和招聘單位的承諾,只要薪水滿意或者未來的薪水可以讓她滿意,她就做。
就這樣,她就像走馬燈似的換了四家單位,換了四種工作。
這一次,小陸拿著她的中文簡歷找到一個獵頭,希望獵頭能為她翻譯一份英文的簡歷。她說她看好了一家各方面都不錯的外資企業,薪水尤其誘人,所以想制作一份英文簡歷試試運氣。
這位獵頭一看這份簡歷,發現這還是她大學畢業時用的簡歷,只是在工作經歷一欄多了幾行字,也從工作經歷里看出來這不是一個應屆畢業生。獵頭搖了搖頭。
看到獵頭的反應,小陸其實也明白自己的工作經歷沒有什么說服力,于是,她在敘述工作經歷的時候一筆帶過,而且把自己的四次跳槽進行了排列組合,將四次改成了兩次。
這里,單從小陸工作的種類上來看,她所從事的職業類型無疑是豐富的,經歷也是復雜的。但是這種經歷在質量上很難讓人信服,實在是缺乏說服力。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她沒有明確自己的職業目標,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最終導致失去了職業方向。小陸的經歷告訴年輕人,我們要掌握在職場的主動地位,最主要的就是要有一份職業規劃。你需要明確制訂未來三年、五年甚至十年、二十年的職業目標,給自己的職業生涯一個定位。這就是職業規劃的作用,它使你能時刻感知你自己的存在。
美國的一位心理學家曾經指出:“如果一個鉛球運動員在比賽的時候沒有目標,那么,他的成績一定不會很好。如果他心中有一個奮斗目標,鉛球就會朝著那個目標飛行,而且投擲的距離就會更遠?!边@個比喻非常形象,它具體說明了我們做事樹立目標的重要性。當我們有了一個追求的目標時,才會有不懈的努力,向心中既定的目標前進。
那么,生活中的年輕人,具體來說,你該怎么做呢?
1.制訂完善的計劃和標準
要想把事情做到最好,你心中必須有一個很高的標準,不能是一般的標準。在決定做事情之前,要進行周密的調查論證,廣泛征求意見,盡量把可能發生的情況考慮進去,盡可能避免出現漏洞,直至達到預期效果。
2.制訂計劃時不要超過你的實際能力范圍,而且內容一定要詳盡
比方說,如果你想學習英語,那么你不妨制訂一個學習計劃,安排星期一、星期三和星期五下午5:30開始聽20分鐘的英語錄音磁帶,星期二和星期四學習語法。這樣一來,你每個星期都能更實在地接近、實現你的目標。
上一篇:打破慣性思維,問題迎刃而解
下一篇:投資風險越大,收獲往往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