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活著,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
所謂“贈人玫瑰,手有余香”,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對它怎樣,它也會怎樣回報你,“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自己就會夢想成真”這句座右銘說的正是此理。
其實,涉世之初,成功的可能性對我們每個年輕人來說都是一樣的,這其中的關鍵不在于你贏過了多少人,你比多少人強,而在于你幫助過多少人。你幫過的人越多,服務的范圍越廣,那你的人脈就越廣,如此,你成功的機會就越多,得到的回報就越多,成功的可能性就越大。像冬琴,就因為經常幫助別人,而拿到了夢寐以求的最佳志愿者的獎牌。
冬琴在大學讀書時就是學校學生黨支部委員、學校志愿者協會主席,在繁忙的學習之余,她活躍在志愿服務中。在她的帶領下,學校志愿者隊伍逐漸壯大,而參加工作后,她更是組織同事們成立了義工隊。
了解冬琴的人都知道,她有一副熱心腸,總喜歡幫助他人。剛參加工作時,單位組織了運動會,冬琴便帶著自己組織的義工隊忙碌開了,又是搬器材、撿會場的垃圾,又是當拉拉隊,又是照顧不小心受傷的同事,盡可能為同事們創造輕松、和諧的比賽氛圍。
在汶川大地震發生后,冬琴焦急萬分,非常想加入志愿隊,深入災區幫助他人,但因工務繁多,她沒法立刻趕赴災區。冬琴心想,在單位也同樣可以做點事情幫助災區,于是,她在單位發起倡議,發動全體同事捐款、捐物,向災區獻愛心,為同胞建家園。
工作之余,冬琴將志愿服務擴展到了小區內,經常和同事們一起到敬老院慰問老人家們,每次他們都會給老人帶去水果等慰問品,并精心編排節目表演給老人看。一次慰問結束后,一位老奶奶拉著冬琴的手說:“不知道為什么我每天早晨起來都腰疼。”冬琴聽后,立刻蹲下身去給老奶奶捶背。一段時間下來,冬琴和老人們就像親人一樣了,如今,只要冬琴有空就會去看望老人們,陪他們說話,給他們做按摩。
在前不久市里面剛舉行的市優秀志愿者評選中,冬琴終于以她優異的表現、樂于助人的形象全票當選為市優秀志愿者。在發表獲獎感言時,冬琴由衷地說:“我父母就是個典型的熱心腸,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也喜歡幫助別人,我覺得每天都能幫助別人是幸福,仿佛人生價值也是雙倍的,這是其他財富所不能給予的,而今天能拿到這個獎,也是我所不曾期望的,沒想到幫助別人竟會讓我獲此殊榮。”
的確,就像冬琴感嘆的一樣,幫助別人,我們的人生價值和幸福感都是雙倍的,而且能帶給我們夢想中的成功。
馬克思就曾說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活著,那么他的生命是黯淡的;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生活,才能使自己的生活具有意義,才能讓自己的夢想照進現實。
隨著當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細,剛入社會的年輕人與他人之間的交流與合作也日益頻繁,“幫助別人得到他想要的,自己就會夢想成真”這句座右銘也體現得更加明顯:沒有社會和他人的幫助,自己就會陷入孤立的困境;而要得到社會和他人的幫助,首先也要幫助別人。如此,才能攜手促進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將自己的理想變成可能!
上一篇:女人善待自己,才能讓魅力無限延續
下一篇:學會適時地給予他人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