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救私鹽販
鄭板橋是清朝時期著名的詩人、書法家、畫家,尤其是他畫的竹子更被稱為一絕,是清朝著名的揚州八怪之一。他不僅為人豪放,不拘小節,而且機智多謀,關心百姓的疾苦,是一位愛護百姓的好官。
有一次,鄭板橋在山東范縣當縣令的時候,一個當地有名的大鹽商抓獲了一個違法販私鹽的人。這名鹽商將這個販私鹽的人抓到縣衙門,要求縣令對這個私鹽販進行嚴懲。按照清朝的法律,販私鹽是一種非常重的罪,輕一點的會判入獄,關個三年五年的,重一點的還會被殺頭,所以只有一些為了錢不要命的亡命之徒才會去冒這個險。鄭板橋看著那個被抓的私鹽販子一臉忠厚的樣子,穿著很破爛,面黃肌瘦,根本不像是一個販私鹽的,倒像是一個本本分分種地的農民,就覺得很蹊蹺,于是就和顏悅色地問那個私鹽販子:“你明知道販私鹽是違法的,為什么還要去做呢?”那個被抓的私鹽販子說:“大人,我實在是沒有辦法了,才走的這一步。以前我從來就沒有做過一件違法的事,因為我母親生病在床,沒有錢治病,我實在不知道該怎么辦才好,所以才去偷偷賣鹽,想換點錢給母親治病。”鄭板橋點了點頭,又問道:“你販了幾次鹽了?一共販了多少斤?”那個私鹽販子說:“今天是頭一次,一共二十斤。”鄭板橋看那個私鹽販子一臉害怕的樣子,就知道他說的是真話,于是就想將這件事放過,可是還沒等鄭板橋說話,那個鹽商魯老板卻在旁邊叩了個頭說:“大人,雖然這人是第一次販鹽,而且數量也不多,但是,如果大人不從重處理的話,以后就會有其他人跟著學,所以大人今天一定要從重處理這個私鹽販子。”鄭板橋知道這個魯老板雖然很有錢,但卻不是一個善良的人,平時沒有理的時候也要講三分歪理,現在他有理就更不可能輕易放過了,這可不好辦。鄭板橋想了一想,有了一個好辦法,他對魯老板說:“你看這樣好不好?這個販私鹽的如果只是打四十大板的話,沒有什么警告的作用,不如讓他戴上枷去你店門口示眾,這樣才能警告那些想跟著學的人,你說好不好?”魯老板高興地說:“好好好,如果大人這樣處理的話,那些想販私鹽的人一定不敢跟著學了。”
這時,鄭板橋叫手下找來了一張很大的蘆席,在上面挖了一個洞,叫那個私鹽販子套在脖子上,接著又讓人拿來了一張紙、一支筆。只見鄭板橋在紙上用筆“刷刷刷”地畫了一幅竹子圖出來,然后就貼在那個枷上,讓手下人將販私鹽的帶到魯老板的鹽鋪去示眾。這一下可熱鬧了,范縣的百姓都跑到魯老板那里去看,當然不是去看示眾的私鹽販子,而是去看鄭板橋的畫。由于看的人實在太多了,把魯老板的店門都給堵上了,魯老板怎么趕都沒有辦法把人群趕開,而那些想來買鹽的人看見這里的人實在太多,只好到別的鋪子去買了,而且還有人說魯老板為人太小氣了,那人不過是為了給自己的母親治病,偷賣了幾斤鹽而已,何必這么小題大做嘛。魯老板不但生意受到了損失,而且還被人責備,心里實在是很郁悶。
就這樣連著過了三天,魯老板實在招架不住了,他跑到衙門里找鄭板橋,還沒等他開口,鄭板橋就笑問道:“怎么樣,魯老板?這幾天的示眾效果還可以吧?”魯老板苦著臉說:“好好,只是大人,不知道你能不能讓那個人換個地方示眾呢?”鄭板橋嚴肅地說:“這可不行,令出如山,怎么可以隨隨便便更改呢?”魯老板見鄭板橋不肯改地方,只好吞吞吐吐地說:“那,那,可不可以將那個人放了呢?畢竟他是第一次犯錯,而且數量也少,不如給他一個改錯的機會吧。”鄭板橋看著魯老板,故意考慮了一下說:“好吧,既然是魯老板親自為他求情,我就給魯老板一個面子,放了這個人吧。”于是,鄭板橋命令手下將那個私鹽販子放了,并把自己的畫也送給了他。
當那個私鹽販子將鄭板橋的畫賣了以后,得了一大筆錢。他拿著這筆錢請了大夫治好了母親的病,并將剩下的錢拿來做本錢,開始做起了小生意。每次提起鄭板橋,母子兩人都充滿了感激之情,如果沒有鄭板橋怎么會有他們的今天呢?
上一篇:尋求真正的和平
下一篇:巴爾扎克葬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