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戰勝敵人,更要戰勝自己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那些成大事者,都有“動心忍性”的自制力,使其能守得云開見月明,走出逆境。自律就是自我管理、自我控制;自律就是戰勝自我、超越自我。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人最大的敵人是自己。只有能夠戰勝自我的人,才是真正的強者。
對于約翰尼·卡特來說,即使自己的夢想實現了,人生的挑戰還沒有結束,在幾年的巡回演出過程中,卡特的身體被拖垮了。每天晚上,卡特都需要借助安眠藥才能入睡,而且,還需要服用興奮劑來維持第二天的精神狀態。逐漸地,卡特沾染上壞習慣,酗酒、服用催眠鎮靜藥和刺激興奮藥物,壞習慣越來越嚴重,導致他對自己失去控制能力,在以后的日子里,他不是在舞臺上就是在監獄里。
有一次,卡特從一所監獄刑滿出獄的時候,一位行政司法長官對他說:“約翰尼·卡特,今天我要把你的錢和麻醉藥還給你,因為你比別人更明白你能充分自由地選擇自己想干的事。這就是你的錢和麻醉藥,你現在就把這些藥片扔掉吧,否則,你就去麻醉自己、毀滅自己,你自己做出選擇吧!”卡特一瞬間醒悟了,他選擇了生活,他找到私人醫生,痛下決心戒掉壞習慣,醫生不太相信他:“戒毒癮比找上帝還難。”卡特決心“一定能找到上帝”,他開始了漫長的戒毒之路,卡特將自己鎖在臥室閉門不出,忍受著巨大的痛苦。當時,在卡特面前的有麻醉藥的引誘,有奮斗目標的呼喚,卡特選擇了奮斗,漫長的9個星期過去了,卡特回歸了久違的生活。重返舞臺,卡特成為著名的靈魂歌手。
一個人想要征服世界,首先要戰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一些人很容易陷入自我享樂的泥潭而無法自拔,沾染上一些壞習慣,整個人變得頹廢不堪。學壞總是那么容易,而要想學好卻是難上加難,為了避免自己一不小心“犯錯”,我們應該時刻警惕自己的行為,努力向上,然后欣賞別樣的風景。
的確,在我們的工作和生活中,自律在很多方面都發揮著巨大的作用:它能督促自己去完成應當完成的任務;能抑制自己的不良行為,如貪婪、懶惰;能緩解不良情緒,如沖動、憤怒、消極;能抵御外界形形色色的誘惑;等等。相反,如果沒有或缺少自我控制,不良的行為和情緒就會反過來控制你,你將失去意志力、信心、執著和樂觀,失去獲得成功的機會,甚至會偏離人生的方向,誤入歧途。
生活中,人們之所以會做那些讓自己后悔的事,歸結起來,大多都是因為自制力薄弱,抵擋不住誘惑。要培養堅定的自制力,首先要從心里認識到自律的重要,然后才能自覺地培養。只有堅決地約束自己、戰勝自己,最終才能戰勝困難,取得成功。
我們知道,那些取得輝煌成就的人,都是吃了很多苦才成功的,為什么他們自找苦吃呢?是他們以苦為樂嗎?其實不然,大家對客觀事物的情感體驗是大致相同的,沒有人早起晚歇地工作而不覺得累的,沒有人不覺得娛樂是有趣的,沒有人覺得累得腰酸背痛是舒服的,沒有人覺得周末睡個懶覺是難受的……“以苦為樂”只是他們幫助自己提高自制力的一種心理暗示方法而已。那么,他們為什么要自找苦吃呢?
其實他們是將目標放在經過一定的苦而獲得更大的更長遠的快樂上。大部分人的目光只放在眼前,求了一時之歡,卻要在之后的日子承受長久的痛苦,“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成功的人呢,他們“不惜金縷衣”,而珍惜時間;他們堅信“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他們也是趨樂避苦,不過趨的是大樂,避的是大苦。
同樣,生活中的人們,如果你希望自己能在日后有所成就,就要鍛煉自己的這一品質。一個能戰勝自己的人是無敵的。通常,我們遇到的最強大的對手往往不是別人,而是自己。因為人的缺點常常是很頑固的,即所謂“江山易改,秉性難移”。若你想做到自我突破,讓自己再上一個新臺階,就必須克服自身的缺點!一個自律的人能夠不斷克服陋習、完善自己,一個不能自律的人卻會被自己的一個小缺陷輕易擊敗。人或強大或弱小,是由能否戰勝自我而決定的。
上一篇:能力不足,用忠誠來彌補
下一篇:行動是將夢想變為現實的唯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