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要耐得住等待
清朝的康熙皇帝是一個頗有作為的皇帝,他在八歲時就繼承皇位。按照順治帝的遺詔,索尼、蘇克薩哈、遏必隆、鰲拜四大臣輔政。
鰲拜欺康熙年幼、索尼年老、遏必隆無才軟弱、蘇克薩哈威望低,他橫暴專權,屢興冤獄,栽培死黨,甚至亂殺蘇克薩哈及其子姓。
康熙對鰲拜的專橫亂政耿耿于懷已經很久了,早就想解除他的權力,但因他戰功多,勢力大,所以遲遲沒有機會下手。
康熙八年,康熙已成為16歲的小伙子,對鰲拜的專權已經是忍無可忍了。最后,他終于想出除掉鰲拜的計策。他一方面親近任用鰲拜,另一方面裝作不理朝政,經常挑選一些同齡有力的少年侍衛在校場練習摔跤撲擊,以此來麻痹鰲拜。
鰲拜見康熙每天這樣庸庸碌碌、不務正業,心中非常高興,覺得康熙難成大器,因此對康熙放松了警惕。
有一天,鰲拜去觀看康熙摔跤角斗。康熙見機會來了,乘其不備,命令侍衛們把鰲拜摔倒捆起。這位老謀深算的鰲拜被擒,開始的時候還以為是康熙在和他開玩笑。鰲拜四面樹敵民憤極大,王公大臣列其三十大罪狀,請求康熙帝滅其族。
康熙下詔說:“盡管鰲拜罪大惡極,該夷其族,然而念其多年為國效力,屢建戰功,以其家財抵罪,免死拘禁。另對其死黨逐一治罪。”打到了鰲拜,對鰲拜制造的冤案逐一進行平反,這樣,康熙皇帝牢牢掌握了大清的政權。
當我們的實力尚無法和敵人抗衡的時候,不妨韜光養晦,迷惑對方,等到時機成熟的時候再一舉將其制服。
還有一個類似的故事,是說秦朝時,趙高懷有造反之心。在施計殺了二世之后,便立二世哥哥的兒子孺子嬰為秦王,將二世當作平民來埋葬。趙商要子嬰齊戒,以便入太廟祭祖,接掌傳國玉璽。
當齊戒進入第五天的時候,子嬰與他的兩個兒子商議說:“丞相趙高殺了二世,怕臣子們殺他,就假裝依道義來擁立我登基。我聽說趙高竟然與楚國相約要滅秦朝皇室,然后在關中稱王,現在要我齊戒,以便入太廟,就是希望借此在太廟中殺我。”
子嬰繼續說道:“為了不讓他的陰謀得逞,我想屆時裝病不去,那么趙高一定會自己來找我,你們事先設下埋伏,等他一來就殺了他。”
到了要入太廟的時候,趙高派人去請子嬰等人,子嬰佯裝生病,無法前去。趙高果然自己前來,說道:“宗廟之事,非常重要,大王為何不去呢?”
子嬰趁此時命令手下的伏兵在齊宮中殺了趙高,并滅了趙高三族。危急時刻,可以設法放松敵人的警惕,伺機還擊。
上一篇:成功是需要冒險的
下一篇:把你的目光放長遠